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寒冬腊月,稻地友人呼叫去拓碑,到了目的地,白雪覆盖着残碑,水上到碑上立马就结冰了,期盼着太阳能再高一些,在高一些,把光芒和温暖给与这块石碑,好让我们工作起来把这些历史的文字承载传拓下来,太阳来了赶紧干活,一整天就中午前后几个小时拓了三张。
如今再从那个胡同经过,碑已不再。
古滦州有四大名镇,开平、稻地、倴城和榛子镇,其中,稻地是四大名镇之首。作为唐山最古老的集镇之一,稻地镇建镇历史已有800年。据清《滦州志》记载,稻地镇土地肥沃,物产丰富,人文荟萃,为开平、倴城、榛子镇之冠,商业尤为繁荣。乾隆年间,镇内有银号、当铺、染房、酿酒作坊、客店、饭店、医院、食品店、浴池等商业固定网点200多家,其中,酿酒作坊达24家(俗称“烧锅”)。所产高粱酒甘冽清香,作为御酒进贡皇宫,是当地声名远扬的特产。镇外有文昌阁、火神庙、药王庙等庙宇13座,每逢庙会,热闹非凡。
稻地大铁桥是河北省最早的公路铁桥,始建于光绪二十六年(1901年)。铁桥前身为木桥,名为如意桥,依靠稻地药王庙的和尚化缘维修,桥身矮小、行走拥挤。时任山海关桥梁厂厂长的清朝留美学生王化奇(稻地杨庄子人氏),回乡探亲时路过此桥,见行走不便,便起了修桥的念头。回厂后,他多方筹措材料,找来好友冯美臣(越支村人氏)担任设计监修,并与稻地商会联合,终于建成了长50米、宽5米、高7米的三孔公路铁桥。历经100多年风雨,铁桥风貌早已异于往昔。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