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帆留踪:荷兰倪汉克捐赠明清贸易瓷展
佳展回顾
由上海博物馆主办的“海帆留踪:荷兰倪汉克捐赠明清贸易瓷展”
于零九年拾月在上海博物馆举办。此次展品均为荷兰收藏家倪汉克先生(Henk B.
Nieuwenhuys)向上海博物馆所捐赠。展览将主要展示自明朝万历时期至十九世纪中国输入欧洲的外销青花瓷器,展品共计93件。
2008年,荷兰收藏家倪汉克先生将自己家中珍藏的97件瓷器捐赠给了上海博物馆。这批瓷器主要是倪汉克的外祖父和父亲早年的原藏,另有一部分是他自己陆续购藏的。
1951年,倪汉克出生于荷兰的阿登豪特。他曾先后在比利时、加拿大经营商业地产调查业。2008年任高纬环球(Cushman
&
Wakeield)上海分公司执行顾问。倪汉克的外祖父是一位银行家,早在20世纪20年代末就开始收藏包括中国贸易瓷在内的艺术品。后来,倪汉克从父亲那里得到了这些藏品的40%。
倪汉克先生选择上海博物馆作为这批瓷器的最后归宿,一是他有着深厚的中国情结;二是得力于在荷兰博物馆界朋友的推荐。贸易瓷在国外比较普遍,但是中国的博物馆则罕有收藏,倪汉克先生他希望这批捐赠品在中国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
这一批捐赠瓷器均是贸易瓷,96件为景德镇窑产品,其中有一部分还是中国国内不常见的瓷器,烧造时间为明代万历时期至清代,绝大多数是康熙时期作品。所涉品种多为单纯的青花瓷,另有少量酱色釉青花、洒蓝釉地青花和青花五彩描金瓷器。器型多样,有盘、碗、罐、茶壶、熏炉以及不同造型的瓶,其中香熏、双管瓶、果篮托盘等都不见于中国传统瓷器样式,而是专门用于外销的产品。装饰纹样十分丰富,有仕女图、人物故事图、博古图、花鸟、螭龙、麒麟、帆船、纹章等。
此次展品均为荷兰收藏家倪汉克先生向上海博物馆所捐赠。展览主要展示了自明朝万历时期至十九世纪中国输入欧洲的外销青花瓷器,展品共计93件。这批瓷器保存状态较好,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价值。这批瓷器的捐赠,对进一步深入研究明末清初景德镇的制瓷历史和同时期中欧经济文化方面的交流,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本文图片资料均为乐艺会艺术图库资料,版权所有。
欢迎转发
谢绝未经同意自行拷贝至自己公微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