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图真——栖山蔡亮太行山写生稿欣赏

             

                           

前言

昔者如荆浩之写太行山,董源写江南山,黄子久写海虞山水,师友造化,古之大家皆极重视之,力行之。遍观奇胜,朝夕目睹,心有所感,施之于笔墨,名作巨幅,不可胜数。


近世黄宾翁更有“中华大地,无山不美,无水不秀”、“知师古人,不知师造化,终无以得山川之灵秀也”、“法从理中来,理从造化变化中来”等名言警世,直言只有面对真山水,才能写出自家性灵,不落寻常蹊径,画乃大成。


笔墨者,中国画民族性之所寄也。故吾师大利先生尤重“笔墨写生”,力倡“笔墨文化”之主张。盖以笔墨辩证规律统领、实施于写生,始能游行自如而不碍于物,所谓造化在手,一片生机是也。


太行,天下名山也。余曾数往游观,或数日,或月余,晨夕相对,坐观晴雨。或目识心记,或勾写树石,归而久久萦怀。情之所至,信笔点染,成此数图,不揣鄙陋,求教于方家同好,希得评正。

己亥岁尾栖山蔡亮记


心闲云亦闲

136厘米*34厘米


赏静可怡情

153厘米*43厘米


久坐待月华

153厘米*43厘米


太行天河

136厘米*34厘米


素琴日夜鸣

136厘米*34厘米


逍遥林泉

136厘米*34厘米


秋色满幽山

136厘米*34厘米


溪山无尘

180厘米*48.5厘米



相对意悠然

136厘米*34厘米

作品局部











蔡亮

文化部艺术发展中心中国画创作院 青年画院画家

艺委会委员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