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20-01-13 20:17
编者按:
艺术家自观察到感悟,再到与自身知识系统的对应,继而生成日常经验之外的创作图式、达成主体美学层面的初步建构。创作过程中的自我表达既是自由的微光,也是知识与经验的积累。为此,张海龙尽量使自己保持在敏锐与研读并行的创作状态中:对于饶有趣味的知识角落、生活中的珍贵细节,随时可以在创作中调取,抽象与写实这两个系列便是他的起点。
《独白》40X60 2019年
《独白》80X85 2017年
这些带有自由观念的创作在时间的催化下与景与物与人生发出疏离,时间在销蚀一些的同时也赋予事物以新价值,比如经验之外的超越日常的性质;正是在往昔记忆与文化想象的交相感应中,承载着中国文化精神的画面意象被艺术家的巧思激活,作出对自然、生命、世界的回应,并伴随着自由的微光。
《方寸》120X120 2019年
《故园》75X75 2019年
《 自由的微光》
世间山有巍峨,有神秀,有峭拔,有苍茫;世间水有清幽,有奔突,有恣媚,有深蔽;世间光有透亮,有隐逆,有纵远,有斜睨……
还有非世间之山、之水、之光,“堂庭之山”“云梦大泽”“神光离合”……
观看,总是一种选择行为,我们无法看全世界本身。绘画,当它从脱离“相”那一刻起,它的选择变得自由而捉摸不定。
从超写实之“实”到意象之“虚”,张海龙的油画始终在东方语境范畴,“素处以默,妙机其微。”司空图《诗品》中这句似乎很贴近其画。抽离、层叠、斑驳,无以复加对光影之迷离。也或者,光影也不再是光影,捕捉也是多余。
在细微中透出光,却不见精细之小气。拈花一笑般广大,吞吐八荒般宏阔。
“脱有形似,握手已违。”
——顾柯红
《间》90X160 2016年
《观相》55x90 2016年
画家简介:
张海龙
生于河北
先后毕业于 国立华侨大学 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油画院
国立华侨大学美术学院艺术导师
李可染画院青年画院画家
展览经历:
2019年
中国美术家协会 第十三届全国美展。
中国文化与旅游部 2019年全国优秀青年艺术人才成果展。
李可染画院 “无涯惟智”第二届青年画院全国邀请展 昆仑奖。
2018年
中国美术家协会 “中国梦 燕赵雄风”全国中国画油画作品展。
中国美术家协会 “逐梦威海卫”全国油画风景静物作品展。
中国美术家协会 “开放与融合”—2018首届(大芬)国际油画双年展 最高奖(入会资格)作品被深圳大芬美术馆馆藏。
2017年
第二届 恭王府-时代肖像艺术展。
丹麦国家历史博物馆 “肖像进行时”2017肖像展暨第六届“J.C雅各布森”国际肖像大赛。
北京靳尚谊艺术基金会 青年画家扶植计划暨绘画“新锐展”。
中国美术家协会 第三届中国粉画展。
《间与间之间1》75 X 195 2018年
《间与间之间2》75 X 200 2019年
《间之间》105X190 2018年
《弥幽》110X200 2019年
《仰止》60X85 2017年
作者:姚风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