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已获得授权乐艺会发布
主簿者,古代官名。各级主官属下掌管文书的佐吏。《文献通考》卷六十三:“盖古者官府皆有主簿一官,上自三公及御史府,下至九寺五监以至郡县皆有之。”隋、唐以前,因为长官的亲吏,权势颇重。魏、晋以下统兵开府之大臣幕府中,主簿常参机要,总领府事,此为主簿权势最盛之时。曹操的主簿杨修、司马懿便是其中颇具代表性的人物。
隋、唐以后,主簿是部分官署与地方政府的事务官。隋、唐三省六部不设主簿,惟御史台、诸寺等署有之。唐诸州以录事参军取代主簿。南宋中叶后,御史台也不设主簿。元诸寺、监、院有关人员,或称主簿,或改称典簿,县主簿简称为簿。明、清时,中央太仆、鸿胪二寺及钦天监设主簿,太常、光禄二寺及国子监称典簿,地方各州县署则设主簿管理文书。为正从八品佐杂官吏也。下图即明代浙江处州府宣平县主簿张关防(石质)一方:

云南等少数民族地区同时有土主簿之设,多为世袭土司。杜文秀在大理建立政权后,也置主簿这一文职官吏负筹集粮饷、制造军器之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