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德不孤,再读论语,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jpg/202101/22a1eaa0f740e8fd708fcd20c95c6049/22a1eaa0f740e8fd708fcd20c95c6049.jpg

德不孤,隶书、阴阳文印


《论语·里仁》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孔子说:“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独,一定会有思想一致的人与他相和。”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jpg/202101/56bbc7db8fb3ea409974b50dbe1cfaee/56bbc7db8fb3ea409974b50dbe1cfaee.jpg

肖像印


有崇高理想的人,总会因为相同的理念惺惺相惜,即便身处不同的时空,依然能够如老友睦邻一般呼应欣喜。

邻,未必就住在隔壁,有可能远在天涯,”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有朋自远方来,未必就是来到面前,有可能是与书中的作者会心一笑。知己,也未必就是人类,“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朝闻道,夕死可矣。”

智慧、道德、文明,都不是自然的产物,是人类历经十数万年的披荆斩棘,日积月累创造起来的。在生死、欲望的自然引力之下,犹如风中残烛,时时经受着吸引与扭曲的考验。用善恶观来说,人类的生物本性是摆脱不了的恶,人类的社会性质却追求文明的善。

在生物本性浊流的泥沙裹胁中,能够不从众、不同流合污的人,难免被本性驱使下的众人指责为异端、甚至施加“火刑“,仅剩的能坚持智慧与文明的睿智者总是稀少而孤独的。然而,社会性的人类必然向着文明进步,追求智慧、明辨是非是智慧的必然方向,坚守对文明追求的人总会时时涌现,犹如黎明前稀疏的星辰,因为周围的黑暗反而显得更加醒目、彼此更加亲近。


了解更多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