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德不孤,隶书、阴阳文印
《论语·里仁》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孔子说:“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独,一定会有思想一致的人与他相和。”
肖像印
有崇高理想的人,总会因为相同的理念惺惺相惜,即便身处不同的时空,依然能够如老友睦邻一般呼应欣喜。
邻,未必就住在隔壁,有可能远在天涯,”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有朋自远方来,未必就是来到面前,有可能是与书中的作者会心一笑。知己,也未必就是人类,“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朝闻道,夕死可矣。”
智慧、道德、文明,都不是自然的产物,是人类历经十数万年的披荆斩棘,日积月累创造起来的。在生死、欲望的自然引力之下,犹如风中残烛,时时经受着吸引与扭曲的考验。用善恶观来说,人类的生物本性是摆脱不了的恶,人类的社会性质却追求文明的善。
在生物本性浊流的泥沙裹胁中,能够不从众、不同流合污的人,难免被本性驱使下的众人指责为异端、甚至施加“火刑“,仅剩的能坚持智慧与文明的睿智者总是稀少而孤独的。然而,社会性的人类必然向着文明进步,追求智慧、明辨是非是智慧的必然方向,坚守对文明追求的人总会时时涌现,犹如黎明前稀疏的星辰,因为周围的黑暗反而显得更加醒目、彼此更加亲近。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