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20德龙杯·钢铁雕塑创作营
1515 Young Artist Creation Plan
2020 Delong Cup · Steel Sculpture Creation Camp
艺术家说
“大同”一词,最早见于《庄子·在宥》:“颂论形躯,合乎大同,大同而无己。”
《大同》俯视图
任波的作品《大同》,便取自庄子之句,作品由3000余个工形钢组织成为宽7米、长20米的大型雕塑,利用形状近似的结构重复,如瓦片般的堆砌,构成一个规模庞大的长方体,创造出一种全新的视觉形象。
《大同》
形象、大小、方向、位置近似的工形钢通过有秩序与规律的反复出现,产生重复的构成形式,使得作品形象整齐、安定,同时具有强烈的装饰性,营造出严谨精致的秩序美感。
作品与展示环境十分贴合,在材料本身的形式感与艺术家设计的简约造型中,厚重的材料经由艺术家的双手打磨、组织,使得熟悉的元素以崭新的方式表达出来:从无序到有序,展现着独特的表现语言。与此同时,一日之中光线的变幻,在平铺的钢板表面产生比例不一的亮暗面,加强了作品的空间性。
“颂论形躯,合乎大同,大同而无己。”
——任波
创作过程中,艺术家充分尊重自然世界,遵从物我统一的内心法则,构建了一个具有个性、与自然共呼吸的空间。形态不一但结构近似的材料以叠加态被组合运用,展现出视觉上的统一,也在唤起一种全新的审美与价值判断。
《大同》局部
艺术家致力于探索雕塑的人文层面,以人道主义者的身份与关怀进行创作,细腻地展现人与自然、天地万物的相互作用。
《大同》局部
任波的作品,拥有一种极简主义的亲和,旨在纯粹地回归艺术产生的精神性和仪式感,经过打磨的工形钢在自然环境中,随着环境产生自然的变化,融入景观中。
近似大地艺术的表达,目的并非是将作品塑造为人类文明的一部分,抑或是引导观者参与或阐释,而是在创作过程中寻求一种自洽,并将这种松弛状态中创作的作品置入自然,让材料随着时间的流逝融入自然中。
《大同》
艺术家坚持自己的创作方式,创作中深谙“少即是多”的精髓,通过极简的造型揭露事物本质,在人工材料与自然质感之间捕捉当下环境中的微妙情感。
任波的作品借由环境产生意义,于内外交织间对观者的情感产生冲击。在形态的概念下创立个人的创作哲学的同时,也在揭示观者:我们对宇宙来说不过是沧海一粟,渺小又微不足道,任何差异在宇宙间不值一提,因为我们无法成为独立于外界的个体。
我于宇宙如尘埃,宇宙于我亦然。
作者:田园
编辑:田园
监制:张禹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