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定窑作为为宋朝五大名窑之一,是北宋后期官方钦点的御用窑瓷。无论在当时各大瓷器争奇斗艳的局面之中,还是藏品精致且繁多的当世,定窑瓷都有着卓尔不凡的表现与可圈可点的价值。
定窑,初创于唐中期,在北宋时达到极盛,受当时的定州(今河北省曲阳县)管辖,早期以出产青瓷而在民间广为流通。因受到河北内丘闻名遐迩的邢窑白瓷影响,开始转烧白瓷。并借着邢窑后世逐步没落之态,在邢窑原有的基础上仿制器型创新纹饰,成功替代邢窑,稳坐“南青北白”中白瓷一绝的名号。定窑论起精美程度,与当时世人耳熟能详的“薄如纸、白如玉、声如罄”无二,在瓷器行列之中,也算是一方巨擘。
定窑由上文中所言,生产白瓷为主,后人称之为“白定”。按照釉色的不同,定窑也出产一定量的“墨定”与“紫定”。墨定瓷如其名,通体漆黑深邃,光可鉴人;紫定瓷不是人们常规意识中的紫色,而是酱色,是一种通体姜黄,莹润剔透的瓷器,两者皆为斗茶之风下应运而生的茶具,颇受文人墨客的喜爱。
按照时间区分,唐定瓷、宋定瓷以及五代定瓷皆有不同;按照地域,也分为南定与北定之分,通识中的定窑以北定,也就是窑址位于河北曲阳的定窑。而所谓的南定则是指一部分前往江西吉州与景德镇后的工匠,在此之后生产并流通的瓷器。这也是大体当今传世定窑的格局。
此件酱色釉葵花小碟通体莹润剔透,釉质细密,胎骨脆而薄,表面光洁,瓷化程度高收藏价值极高。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