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五原春色旧来迟,二月刚过,空气清新,阳光明媚,裹着寒意的春风,忽而冷又忽而暖,撩的大地春意痒痒,冰河也被春风掀开沉睡的面纱,瞬间融化,河道里南来的野鸭 、鸿雁、 天鹅,飞起飞落,鸣叫声隐约可闻。转眼间,天气转暖,光秃秃的垂杨吐绿挂丝,庄稼地里麦子郁郁葱葱,一眼望不到边。夏意渐浓,傍晚时分,夕阳映衬的老树,成群的麻雀聚集在一起,唧唧喳喳响彻村子;屋檐下的燕子也飞回搭好的窝,小声的喳喳几声,更多的燕子,排成一溜落在电线上;暮归的牲口,甩着尾巴在 院子里吃着草料;从麦场打食回来的鸽子,落了窝,咕咕叫着;家家户户的烟洞升起袅袅炊烟,敞开的门窗飘出阵阵油炝葱花的香味...;太阳落山,连绵起伏的阴山被最后一抹晚霞笼罩着,沐浴在红彤彤的霞光中,村子完全沉静在夜晚里,家家院子里燃起熏蚊虫的青草堆,缕缕青烟弥漫着清香,月亮也悄悄的挂在树梢上,左邻右舍男女老少在院门口或老树下聊天,小孩子在人堆中穿梭嬉闹,引来狗旺旺的叫。
童年只因此情此景留下挥之不去的记忆,温暖着无数的思念。如今五原县的广阔农村,苍翠笔直的杨树,干净整洁的水泥路,蜿蜒盘曲的水渠,错落有致的院落,宽敞明亮的房屋,院子种满蔬菜和盛开的花朵。有几处老房子,已没有人住,木质的门窗,东倒西歪,破壁的院墙残羹不全,院里院外,长满了蒿草,没有了烟火气,成为最被遗忘的角落,真可谓“场景冷清,门可罗雀”。老房子,见证了村子的时代变迁,曾是生命诞生的摇篮,承载了儿时的欢乐和梦想,如今它独自守候、沉默等待,也不知何时会悄然坍塌,留下一片荒芜。。。如此境遇让人不免有些惆怅和伤感。
每每闻到,乡村拆迁或移民新村的报道,总感觉空荡荡的,既为终将消失的村庄悲悯,又为重生的新农村欣慰。万物皆有魂魄,老房子,让游子多了一些牵挂、敬重和乡愁。也许心灵的感应,郑建国老师的系列油画“老房子”,让儿时的念想,有了一丝心安。画家把乡村的自然之美、生活之美,通过独特的视角、生动的色彩展现出来。土坯房 、低矮的院墙 、房前屋后的杨树,恍然变得熟悉、亲切,尤其“羊”的画作,勾勒出阴山的雄浑之美,苍凉之美,并承托出乡村的淳朴、宁静、美丽。油画营造出的乡土气息和氛围,深深触动了漂浮不定的灵魂,让‘老房子’失落之情结,感受到了温暖 安慰,也对故乡-五原的眷恋和乡愁有了升华和安放。
文章作者:张建荣 张瑞熙
油画持有者:张建荣
摄影:张建荣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