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印象中,时尚摄影似乎总少不了疯狂的色彩和博眼球的元素,但以时尚摄影闻名的尤尔根·泰勒(Juergen Teller)的照片里却很少看到这些。
他的照片乍看有些乏味,同时一些特点也十分突出:比如经常使用闪光灯,有时会曝光过度,画面也很少经过精心修饰,没有时尚照“该有”的“完美”。
尽管我们知道相机必定在场,但泰勒镜头里的人,总会呈现出一种自然不加防备的状态,拍摄者与模特之间的信任关系令人着迷。这呈现了一种时尚摄影中少见的坦诚。
泰勒喜爱在画面里纳入一些稀松平常,甚至带有肮脏联想的元素去搭配,泥土、工业背景、超市里的瓜果蔬菜……这些元素几乎都不会被认为可以出现在时尚大片中。他拍下了凯特·摩丝躺在酒店床上的样子;大卫·霍克尼在他的镜头前斜躺在沙发上抽着烟,裤子上还沾有污渍;法国演员玛莉安·歌迪雅看起来刚出浴就被他逮个正着……正是这样日常的平凡与精英主义(名人、模特形象或商品)的组合,赋予了画面奇妙的冲突。
九十年代,泰勒的风格脱颖而出,他看起来并非受限于时尚摄影的框架,而是创造了一种新的时尚美学,他的举重若轻,显示了不被束缚的魅力。
成名后,泰勒发现经常有模特来到他的工作室门前,请求与他见上一面,这些女孩都是经纪公司派来让他挑选拍摄的女孩,这起先令他很是苦恼。但后来他萌发了一个想法:何不拍下她们?
项目《Go-Sees》由此诞生。模特们有的独自前来,有的成群结伴,泰勒会让她们自由表现,她们在工作室门前向摄影师展示自己。
这些照片延续了泰勒自然的人物表现风格,有些诙谐幽默。但在看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尽管模特的表演有自我展示的意愿,整个拍摄行为仍让我们感到一种类似“皇帝选妃”的流程。作品是他与模特共谋的结果,它延续了时尚摄影与艺术史中传统的男性视角与观看权力,同时,作为观看者,我们不知不觉陷入其中,也站在泰勒的角度,打量起了这些女孩。
这使得这个权力关系被加固了。模特希望一位手握权力的摄影师能够促成她们的职业生涯,但我们知道,绝大多数的女孩不会出现在时装拍摄中。这使得女孩的表演显得十分脆弱,拍摄与观看便成了一种剥削和消费。在《Go-Sees》里,泰勒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立场,他仍身处在时尚摄影的运作体系中,拍下了她们。但作品本身提出了这个问题,引发人对于时尚摄影中女性与观看权力的思考。
《Go-Sees》是他最有名的一组艺术摄影尝试,而在泰勒几十年的摄影生涯中,商业摄影上的成功并没有使他停步,他不断推进个人项目。近年来,泰勒致力于拍摄使摄影成为帮助人们应对创伤和悲伤的工具的项目。在系列《DEMELZA KIDS》中,泰勒拍摄了两所临终关怀医院里身患绝症的孩子,他用手机而非是相机去拍孩子,希望以一个亲近的角度去留下他们不同的情绪,有欢乐、有悲伤。孩子们在这里度过了人生最后的时光。
相比于商业摄影师的形象,如今的泰勒越来越热衷于个人创作与摄影教育。他的作品游走于商业与艺术,时尚与个人之间。但抛开这些限定的题材名词,用摄影表达的愿望和对人的兴趣,才是泰勒一贯追求的。
(Juergen Teller)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