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宋代词人晏殊曾写道:“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这句诗长盛不衰,流传至今,近代大学者王国维曾用来它来形容治学与做事的境界。中国人爱它,是因为其中蕴含着生动的辩证法:树木凋敝,提醒人时光易逝;然而登高望远,凋敝只是眼前一景,路漫漫,催人上下求索。
数绘摄影《昨夜西风》呈现出一种类似的张力——胡杨与宋版书看似已死,今人却可从中骋望其绵延千年的内在生机。胡杨枯而不倒,顽强地矗立在西北大漠。宋版书则以繁复和精美的制作手法,被国人视为无价之宝。两样旧物,被艺术家以叠加的手法新颖别致地并置在一起,传达出后现代主义的美学要旨。历史并不总是厚重和压抑的,历史也可以很鲜活。截取历史的惊鸿一瞥,终究是为了将目光转向更遥远的未来。
《昨夜西风No.1》傅文俊 数绘摄影 51x97cm 2016
《昨夜西风No.2》傅文俊 数绘摄影 51x97cm 2016
《昨夜西风No.3》傅文俊 数绘摄影 51x97cm 2016
《昨夜西风No.4》傅文俊 数绘摄影 51x97cm 2016
《昨夜西风No.5》傅文俊 数绘摄影 51x97cm 2016
《昨夜西风No.6》傅文俊 数绘摄影 51x97cm 2016
《昨夜西风No.7》傅文俊 数绘摄影 51x97cm 2016
《昨夜西风No.8》傅文俊 数绘摄影 51x97cm 2016
《昨夜西风No.9》傅文俊 数绘摄影 51x97cm 2016
《昨夜西风No.10》傅文俊 数绘摄影 51x97cm 2016
《昨夜西风No.11》傅文俊 数绘摄影 51x97cm 2016
《昨夜西风No.12》傅文俊 数绘摄影 51x97cm 2016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