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不求似而有余,则予之所深取也。”西门兄总是以这样一种深信不疑的方式展开他的绘画。
在张西门的笔下,万物总是以一种生拙、未成造型的方式温情脉脉地展示出它们的原本。无论简约的山水,还是憨态可掬的人物,抑或是只有一种颜色的花鸟世界,它们都呈现出一种绘画秩序。这种秩序在熟悉西门兄的外人看来,它毫无争议地指向作者纯然无欲的性格和心灵。
与其说这样的行为是绘画,倒不如说它们是“墨戏”。徐渭在评汉代俳优东方朔时说:“道在戏谑”,人生剧场,台前幕后,虽是戏谑,却最为攸关深心的某些要紧的体悟。因而天池将自己的绘画称为一种“画在纸上的戏剧”。而西门兄的“墨戏”也更接近这样的一种人间剧场。另外一个值得探讨的事情是,西门兄总是以一种书法的思路展开这样的墨戏。
这或许是来自于文人书法的传统,但比较重要的是西门兄所精长的是幽奥的古草,所以他的“墨戏”就自然有一种《诗经》一样上古的烂漫味道了。汪曾祺有一句话,说:“我们这个民族,长期以来,生于忧患,已经很‘皮实’了,对于任何猝然而来的灾难,都用一种‘儒道互补’的精神对待之。
这种‘儒道互补’的真髓,即‘不在乎’。这种‘不在乎’精神,是永远征不服的。”西门兄历经半生坎坷,真不容易,但墨戏于纸面却又是这样“不在乎”地轻松,这正如汪老所言,有一种征不服的精神。人间是剧场,西门兄墨戏于其间,自得其乐。它们要让我们相信,并看到如此景象:大地从容,草木安静。
作者:陈量
于杭州转塘2022.4.2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