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花脚大仙分享:东莞市博物馆巡礼之一

东莞,扼珠江口要冲,广州之前卫,省会之屏藩,拥有5000年的文明史、1680多年的建县史,1250多年的建城史。从“珠三角第一村”到南越国地,从东官郡的设立到县治置于莞城,从农业大县到现代名城,历史的每一次跨越,都给这座岭南古邑留下了弥足珍贵的印迹。
    东莞市博物馆基本陈列《古代东莞》,充分挖掘东莞古代历史文化的内涵,以“文明曙光”、“千年古邑”、“面向海洋”、“商贸重镇”、“崇文重教”五个部分,以馆藏文物和文献史料,向观众讲述古代东莞的故事,希冀透过人文的视角展现东莞文明宏伟的历史画卷。

第一部分  文明曙光


    东莞,早在5000年前就有人类在这里生活,是岭南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文明曙光”以东莞历年来考古发掘的万福庵遗址、蚝岗遗址、圆洲遗址、村头遗址等古代贝丘遗迹及其丰富的出土文物,展示了东莞早期文明的悠久灿烂。分为“史前生态”、“珠三角第一村”、“东江文明”三个单元。 “珠三角第一村”重点展示了东莞最早的人类活动遗迹——南城蚝岗遗址和企石万福庵遗址。其中,蚝岗遗址保存有房址、墓葬、活动面、排水沟、垃圾堆放处等丰富的古人类遗物和遗迹,被考古专家誉为“珠三角第一村”和“东莞历史文化的基石”。该遗址出土了目前珠三角地区发现最早、最完整的人类骸骨,堪称“珠三角之父”,并陈列了根据科学鉴定提供的资料复原制作的“珠三角之父”头像雕塑。万福庵遗址距今约5000年,属新石器时代中晚期,其出土的彩陶盘为环珠江口地区彩陶文化圈典型器物的代表。

    “东江文明”通过对东江沿岸(东莞境内)圆洲、村头、柏洲边等遗址出土文物的梳理,展现了莞邑先民衣食住行、政治礼仪、文化艺术等物质及精神生活的缩影。此外,陈列通过对历年先秦遗址考古发现、分布、年代序列的展示,反映出东莞先秦文化序列的日臻完善。


第二部分  千年古邑


     城市的出现是人类走向成熟和文明的标志。东莞古县城至今已有1250多年的历史。经过千载历练,东莞已发展成为经济发达、文化繁荣的南粤名城。“千年古邑”以汉唐、宋元、明清时期的文化遗存及史料为主,展示了东莞古城之形成、发展和繁荣的历史风貌。分为“城之开端”、“城之发展”、“城之繁荣”三个单元。


“城之开端”重点讲述了东莞建城之始。东莞古为百越之地。东晋咸和六年(公元331年)设县,初名宝安。唐至德二年(公元757年)更名为东莞,县治移到今莞城,此为东莞建城之始。汉至唐,是东莞城市形成发展的重要时期。陈列通过汉唐墓葬中出土的大量实物,生动展示了当时莞人的生活习俗、经济及文化发展,勾画出东莞城市雏形的轮廓。
    “城之发展”展示了宋元时期东莞城市的发展。随着历史上中原人口的历次南迁,大批外来氏族开垦荒芜,传播文化,推动东莞生产技术、社会经济、生活习俗、文化艺术等各方面的发展。此外,宋代东莞水利建设卓有成就,元祐年间修筑的东江大堤和防咸潮堤,成为当时广东最大的农田水利设施之一,促进了东莞古代农业经济的发展。
   

第三部分  面向海洋


    自汉开始,东莞一直是广州控驭岭南东部的咽喉;唐宋以后,成为广州通往海洋的重要门户;明朝中叶,逐渐融入国际贸易体系之中。沿着海上丝绸之路,东莞人扬起远航的风帆,演绎了无数的历史传奇。“面向海洋”以海洋经济和对外交流为重点,展示了古代东莞人认识海洋,走向海洋、开发海洋的先行之举。分为“盐业生产”、“走出国门”、“异域来风”三个单元。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jpg/202205/ed3a6337b96578023363d101e5e9590f.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jpg/202205/974812d3ab053e2bd03df7906e6fea78.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jpg/202205/991950c2d849739a7dd28bf67311dc15.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jpg/202205/83eeb6bfccc33c07876414ec48fe46e7.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jpg/202205/d66e313b507c336db2729dc54bd153d7.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jpg/202205/afec273ff33cd88b940e3fe4c79d15f2.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jpg/202205/93b1cfdb913bb9457ca66492064bd672.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jpg/202205/e6cb7fc7c29a5f1040ed3a2e3cc15eef.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jpg/202205/01a1992d3e7f0ce58cbb8ba566a7d438.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jpg/202205/98f067d096fc2cc1a89c68a011df72c3.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jpg/202205/1a5efa174c41bc063594959ce216540f.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jpg/202205/5781f31f6a6c17e600a06cf8a216df09.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jpg/202205/b67451a5dc3afeac01b54143b5eda86f.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jpg/202205/bde65edb05d2ce96f3e8d86ff0b8425a.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jpg/202205/9a9e068aa20dc8a91d0a4ba9359e4e32.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jpg/202205/4af766c9d1ceaa0ee5c811591e3d7a5f.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jpg/202205/fc087ec43741f1300aca2b9e8d0f024c.jpg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