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油画•莫扎特式的柔板

  莫扎特的小提琴和乐队曲-柔板-熊宁辉油画作品-莫扎特式的柔板

  美妙感人的诗篇如果用音乐去诠释往往有另一番动人心弦的意境。在那些杰出的古典音乐交响曲、合唱以及众多的艺术歌曲中,有着大量的优秀范例。而通过其音符、旋律激发我们的潜意识联觉想象,在绘画中创作出具有幻想性、或朦胧或抽象的画面,可能会描绘出更为接近或贴切诗篇的意境。这样的绘画艺术探寻,实在是令人神往……

  如何体现绘画中诗的意境?好像当代绘画大师吴冠中也一直在强调绘画中诗的意境。意象或抽象的绘画表现是否更能体现诗歌的意境?境界很高,刻意的追求似乎很难表现。

  我们知道,音乐在表现人们的潜意识微妙的情感,或揭示幻想性、漂浮性的画面方面具有极大的优势,这就是为什么音乐家对海涅、雨果、魏尔伦的诗歌如此着迷的原因。德国的舒伯特、舒曼,法国的福雷、德彪西在一生中创作了大量的艺术歌曲就是一个证明。

  诗是诗人用灵感和情怀写出来的,因而它本身就是一首内心的歌,作曲家此时的任务就是去探索诗的奥秘,回避一切理性分析,用乐声揭示出诗的内在的质味,把诗的内涵全盘地宣泄出来:

  1.外在气氛,即描绘出具体景物以及空间环境;

  2.内在气氛,即诗人仅在暗示而不明确表达什么东西;

  3.诗的“音乐性”,即韵律的和谐、抑扬的旋律和明快的节奏。艺术歌曲其实就是出自内心的产物,它的诗(词)和音乐是无限的敏感触觉和智慧相联系的美妙的艺术。

  就绘画而言,如果我们仅仅为表现绘画的诗的意境而挖空心思去表现诗的外在景象和气氛,结果往往令人非常失望,通俗而浅薄,拙略而可笑,把本来非常富于想象的诗歌平淡化了,某些电视风光片和商业广告的刻意表现实在令我感到反感。但是如果我们追寻音乐家在艺术歌曲创作的思路,用美妙和谐的色彩去表达诗歌特有的情调,用画面的结构变化来控制诗歌的韵律和节奏,用画面的肌理质感来体现诗歌的抒情性或某种特定的风格,用抽象而朦胧的组合来暗示诗歌的内在的暗示和不明确性,往往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这里,我们试图用绘画来诠释音乐,用音乐来表现诗歌,将它们经由内在的韵味、透过情感的色彩融为一体表现出来。

  我曾尝试在“最佳时刻”听莫扎特的慢板乐章——也许就在这斜阳西下或黎明时分,大自然的景象和莫扎特式的咏叹调让我激动不已。莫扎特那《小提琴与乐队E大调柔板》给予我们更多的感受也许是这样的:清晨,曙色抹亮了秋窗,树叶在风中飒飒飘舞。太阳从给晨雾缭绕的层峦叠嶂升起,清澈的江水悄无声息地向东流去,掩映在烟波浩渺之中……而这恰是杜甫在《客亭》描绘的:“秋窗犹曙色,落木更高风。日出寒山外,江流宿雾中。”无论是诗还是曲都是意境深邃,韵味悠长。用唐诗的意境去诠释莫扎特我不是第一个,这是音画诗歌带给人们审美通感。

  我认识的一位古典音乐超级乐迷曾这样形容这部音乐的结构特征:逻辑线条简单,之外就是弦乐“优美柔和的片状结构”,以及整体无甚起伏的特点。当然,乐曲中大小调转换表现情绪的起伏是莫扎特惯用的技法,这和画面暖色(亮黄色、橙红色)和冷色(紫红、深灰色)的交织相一致。这些正是我用绘画来诠释这部音乐作品的初衷,相信杜甫不会反对吧。

11月6日于望京寓所

作者:熊宁辉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