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明代科举制度对绘画的影响

  明代绘画不仅对中国绘画后来的发展影响深远,对南洋、中亚、日本、朝鲜都有一定的影响。明代是中国近古绘画的重要时期,中国经过元后期混乱统治以及自然灾害和长期战乱,社会得到初步安定,社会矛盾得到了一定的缓和。农业生产恢复的同时,商业也得到发展,并使宋元以来已有一定基础的手工业,得到迅速的恢复。在200多年的比较稳定的社会环境中,商品经济不断发展,文化艺术也出现了一个兴盛时期,但封建制度的强化完善,禁锢人们的思想,也使中国文化走上一条畸形的发展之路。这与明立国初的政治有直接关系,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从小家贫,给人放牛,吃不饱饭,没有读书的机会,当和尚也是为了有个合理讨吃的身份(并不是对佛学有兴趣)。到了他参加农民武装,带兵打仗,才知道文化知识的重要,前人很多成功、失败的经验只有通过书本才知道,读书的用处越来越大,于是“书”成了朱元璋打仗、夺取政权、治理国家的重要工具。他对符合统治者要求的书极力尊敬推崇,反之一概排斥。

  朱元璋在其政治生活中使用读过书、有学问、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的人替自己出主意、办事,如李善长、陶安、李习、刘基、宋濂、叶琛、章溢等。这些人在思想上继承宋儒的传统,坚决维护旧制度、旧秩序。所以,朱元璋的大明政权,很快由最初反抗旧制度、旧秩序的农民武装组织,迅速转变为恢复封建旧秩序,保存封建旧文化的卫道者。由于朱元璋的思想局限,对书本的过分推崇,加上身边文人重臣的守旧思想,使得原本是向天下选拔统治人才的科举制度,进一步走向经院化。科举考试的主要内容,出自四书、五经,要求文体仿宋经义,用古人立论行文,并且只能根据几家指定注疏发挥,绝对不许有自己的见解。禁止接触现实生活,禁止过问政治。这种远离实际生活的学习和考试,使的天下的读书人,不用读四书五经以外的书,不必知时事。这种强制盲从古人书本,不许有新的思想,不许有和古人不同的思想和科举制度的运行,结果是进步的思想被扼杀,科学的发展停滞,在学术观念上,长时期地停滞在几百年以至上千年的水平上。这是中国文化发展的重大挫折,其影响很深,很远。

  人的独立思考被否定,当然也就不会有“离经叛道”之举。这样,文化上的拟古,思想上的不思进取便有了冠冕堂皇的名称:“继承传统”。似乎能说圣人的话,便和圣人一样伟大了。

  产生于这一背景下的明代绘画,当然也就成为中国绘画摹仿前人,在前人基础上完善技术的时代。

  明代设有宫廷画院,可在编制、职称上都与宋代翰林图画院不一样,虽然有画院之名,却没有一定的隶属,画家也没有专业职位,甚至很多画院画家的官衔都是宫廷特务的头衔,画院画家的唯一任务也就是讨得皇帝的欢心,因为皇帝是“随其兴而嘉奖或处罪”。洪武年间,画家赵源“以应对失旨坐法”,周位“被谗就死”。盛著,本是内府供奉,因画水母乘龙背于天界寺影壁不称旨,被处死。而沈希远等,因画御容称旨得荣宠。

  在“仿古”和“媚上”的多重观念作用下,明代画家都选择了走“继承传统”之路,力求“笔笔有来历”得“古人本原”,对宋、元绘画“心追手摹”。由于不用探索、创造,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技术的锤炼上,所以在明代特别强调笔墨情趣,技法被目的化了,画面成了技法的累叠,因袭模仿之风气盛行。以能从自己的画面上找到古人的出处为正宗,为评价标准。虽然都是摹仿,但也要分出高低贵贱,所以要给古人分宗立派,力图归纳统一认识。又因为“禅家有南北二宗”,也就顺利成章地给唐宋以来的画分为“南北二宗”。不仅牵强的把唐宋以来的绘画分成南北二宗,更大的问题是“崇南贬北”。认为“南宗”是文人画,有书卷气。“北宗”是行家之画,只重苦练,无天趣可言。虽然这种分宗别派有一些道理,是一种总结。但它的出发点和导向是使意识和观念趋向统一,希望从中找出一个标准,有统一的目标。这种观念被当时社会普遍接受,是中国绘画开始走向狭隘的时期,这种狭隘在明末开始泛滥成灾。

  但是崇尚“南宗”的画家也只是不用勾斫之法,用笔墨渲淡。只是过分强调笔墨风趣与形象的“脱略”,对元人所论形神问题,片面地进一步发挥,极力推崇赵孟頫、倪瓒、黄公望。明代最具影响的明四家、董其昌等等,所崇尚南宗“灵性”、“顿悟”的画家,他们的作品立意、严谨不如宋人,笔墨虽“心追手写”而及元人。他们的作品绝大多数都落入所贬的北宗“渐修”的境地,与“顿悟”还相去甚远。

  虽然明代也有少数艺术家,并不完全受当时社会风气所左右,对艺术贡献了自己的创造力,但并不是明代社会的主流,也大都不被当时的社会承认。

  总的来说明代绘画,是中国绘画从鼎盛繁荣走向没落的开始,对笔墨情趣的推崇,其实是对技术的推崇,是对艺术本身的背叛,对绘画分宗别派,统一思想认识(推崇文人画)造成了“家家子久、人人大痴”。这些对中国绘画艺术消极的影响,到了清代体现得最为严重。

  直至今天所喊“尊重传统”、“继承传统”其实也有相当成分是这种思维方式的延续,画面上“有石涛、有八大”的印迹仍然可以很牛,视为高级。如果有“四王”就显得没有见识,“不高”了。“传统”应该是前人勇于探索、创造的精神,而不应该把前人的成就当成今天的荣耀,思维方式的“引经据典”、“有书为证”是艺术创作的死敌,只有“离经叛道”,才可能有发明创造。

作者:徐恒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