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音画联觉创意思维——绘画创作体会之一

  接触过音乐启蒙教育的人或多或少都有过这样的经历,那些富有感染力的音乐可能在我们的脑海里产生画面感和色彩,同时音乐会影响我们的情绪,就像用绘画中颜色和线条表达感情那样。这里,音乐给人的感受与视觉形象引起的感受具有相同的心理体验,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联觉感受。当听到那些美妙的古典音乐,产生画意冲动时,如何将自己脑海中那一幅幅诗性般的音乐风景画出来呢?在这里让我们的对联觉感受进行一个梳理,运用心理学联觉的规律进行分析,画出我们心中的音乐。

  为了更直观地反映音乐的感受和联觉特征,笔者借鉴了“精益管理”头脑风暴分析模式,提出了“音乐联觉鱼骨图分析法”(图示1)来“包罗”音乐联觉感受的“万象”,进行绘画创意构思。

图示1

  当听到一段感人的音乐,首先会引起我们的心理反应,或愉悦温馨,或忧郁迷茫,或激动愤怒等等,为什么?是因为音乐中的调性变化、节奏速度、人声以及器乐形成特别的音色变化调动起我们的情绪。而在绘画中相似的情感变化则是通过色彩(色度)、线条变化、形状的运用来加以表达,梵高的色彩和线条、米罗、蒙克的造型就是例证。音乐与绘画通过情感的联觉可以走到一起。

  音乐也是有色彩的。我们知道颜色有明暗度、有饱和度,有冷热度,而音乐也可以联觉到这些。音乐通过调性、力度和器乐或人声的变化让我们感到明亮或暗淡、浓郁或平淡、或寒冷或温暖,热烈的舞蹈或阴郁的小调给我们的感受是多么一致。历史上不少作曲家对音乐的色彩性有重要论述,如俄国的斯特里亚宾Scriabin、法国的梅西安Messiaen,梅西安甚至说:“当他听到和弦的时候,同时能看到它的颜色,不是用眼睛看到的,而是在脑子里”。他还说:“某些音乐家是色彩的,某些则不是,这里我是指他们的音乐本身,我指的是和声,他们音乐的底层基础全是色彩的。蒙特威尔第Monteverdi是色彩的,莫扎特Mozart是色彩的,如果我们继续说下去,柏辽兹(Berlioz)也是,虽然他只是表现在配器的音色上,但他仍是色彩的,瓦格纳(Wagner)是非常色彩的。穆索尔斯基Mussorgsky,非常色彩。还有德彪西Debussy也有令人惊叹的色彩。拉威尔Ravel是色彩的,而现代作曲家他们比较少色彩……。”

  音乐也是一个动态流动具有造型的。仔细听,你可以感受到旋律起伏变化,可以分辨出音乐的流动和走向:有的是横向的、纵向的、向上的或向下的、斜的向上向下的,也可以是辐射状的,俯视盘旋的,扑面而来的,还可以是漩涡状的、或波浪曲线的、或各式折线式的。这些都是通过听者的联觉感受到的。音乐在空间流动是有速度的,音乐的速度往往在作曲家乐谱标记得非常严格,从最缓板到最急板。对于音乐敏感的专业人士还能感受到的是这种音乐洪流的规模疏密程度,在那里,音乐是有重量的,贝多芬《第三交响曲》的第二乐章表现的是英雄葬礼,低音旋律主题缓缓奏出,给人感到沉重。我们如果去听一场高水平的现场音乐会,感受到音乐的旋律的强弱力度,乐队配器组合,你也许会感受到音乐一组组地在空间分布,有远近大小之感;并且在一定的节奏下,你也会感到有些音乐具有曲面过渡,有的或有棱有角。

  不仅如此,音乐还会带来触觉感受,音乐不仅可以表现或细腻或粗犷,或湿润或凉爽的感觉,音乐甚至可以联觉到具体的材料,如烫手的山芋或冷冰冰的金属。音乐家在谈演奏体会时也讲音乐中的酸甜苦辣,苦涩的音乐与甜蜜的音乐,这不难理解,于是,音乐又与味觉进行联觉。音乐有时也会让我们感到香气宜人,在戴留斯Delius《春天初闻杜鹃啼》里你会感到清晨花朵的芬芳,因为,音乐与嗅觉产生了联觉。

  

  总之,如果我们将这些印象综合起来作为绘画创作的基本出发点,选择恰当的绘画材料技法去一一实现音乐产生的联觉,即:用画来诠释我们对音乐的理解。这些材料技法包括选择画布的粗细质地、作底和肌理处理(丙烯、塑形膏、沙泥、纸、有色底)、颜料处理(薄涂或厚涂,干与湿,不透明、半透明或全透明)、其他工具和媒介的采用。这就是笔者在近期完成的“肖邦24首前奏曲中的风景”系列油画的实践中摸索出的一种思维模式,(参考笔者在创作《如歌的,降B大调,选自肖邦前奏曲第二十一首》的创作笔记,图示2)

图示2

  音画联觉美术创意其实在中国古代也有,在音乐舞蹈之乡新疆库车,那里有龟兹克孜尔千佛洞,当年鸠摩罗什为了让人理解佛的境界,专门请了画师在石窟里画上了音乐舞蹈壁画;在苏州的拙政园里,有留听阁建筑,取意于“留得残荷听雨声”;留园的闻木樨香、拙政园的雪香云蔚,则是通过味觉来联觉视觉的典范。在国外,音画联觉美术还是在近代,如美国印象派画家惠斯勒Whistler(他的许多画作用音乐来命名,如《夜曲》系列),他的绘画也影响到德彪西的音乐创作;俄国的康定斯基Kandinsky通过音乐的启发创立了抽象主义绘画,他的超级粉丝就是现代音乐的鼻祖之一的勋伯格Schoenberg。

  尽管如此,系统地用音画联觉的规律进行美术教学创意、多媒体舞美设计、装置艺术创作等等,在世界范围之内还是近几年的事情;与此同时,联觉在探索人类意识思维与知觉领域方面,也是一个方兴未艾的前沿科学,特别是在人工智能方面、生命科学方面的探索,前景广阔。笔者认为,这里关键还是对人的五官与情感意识之间关系的探索,而音画联觉新艺术的创意思维应该是走在最前面的。这也是为什么笔者在此分享自己创作体会的原因,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作者:熊宁辉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