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随缘放旷,逍遥自得

  1980年庚申春,我初访中山大学渴容希白先生,以故人劳墨斋仲晃之介,乘便过梦帘香阁访吴灏子玉兄,得畅读子玉师古之作,复知其子女俱从父习工笔画,女美美专攻院体花卉人物,子吴泰也学父亲在摹写《清明上河图》长卷。细看长卷中的屋舍桥梁,固然写法与原作丝毫不爽,难得的是人物衣褶既能柔中生刚,于毫厘处见笔力.面目须眉也都居然不纤不滞,犬得气象。以一个年方弱冠的少年,竟尔有此造诣,确乎令人刮目相看。

  上世纪80年代中,子玉父子三人应邀访问中文大学,刚好直汝飞弟也邀请了谢稚柳、陈佩秋伉俪到访中大国际课程部。子玉是谢老的私塾弟子,一直以师弟相称。这下子师徒三代聚首于一堂,确是千载难逢的良机。子玉一辈子与古人打交道,半生的光阴放在临攀古画上。得此机缘,内心之痛快尽情发挥在笔墨上,与老师、师母合作了幅《竹石寒梅》后,自己又画了好几张山水,更为汤若望宿合画了幅泼墨荷花,笔酣墨饱,是子玉难得一见的佳作。倒是冷落了他的一双儿女,因为美美和吴泰的工笔画在这种场合派不上用场,记忆中吴泰好像只写了幅瘦金体五言联,颇见筋力。当代的工笔画家多喜作瘦金书,以于飞闇写得精熟,但像吴泰那般大的五言联便很少见。

  上世纪90年代,美美和吴泰的画作常在苏富比、佳士得两拍卖行拍卖,美美的作品大多是花卉团扇式的院体画,吴泰写的虽然还是“工笔画”,但却逐渐脱离了古人的画本,而走上了写生的路子。在这段日子里我跟子玉父子见面虽不多,对他们的艺事我还是很注意的。我为吴泰走上“工笔写生”之路而高兴,因为在中国画的传统里,说。工笔,的便是写生。宋代剑南画家赵昌,常于晨露未曦之际对花写照,而自号“写生赵昌”。与“工笔”相对的“组笔”,指的是写意画,那是在文人画盛行以复,一种只追求胸中逸气,而不规规于求形似的作品。我们要是环顾当代的工笔画家,真能走上“师造化”的写生路子的又有几人?大多只是抢着古人粉本讨生活罢了。所以这段日子吴泰走的路子是正确的。

  吴泰“师造化”的艺术生涯,虽然以鸟兽虫鱼为主要题材,可是他并没有忽略中国画的主流—山水,他1993年写的一幅《粤北山水》手卷上的题识,值得我们玩味:“‘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此柳宗元诗也。诗家真趣实属难得。山水之乐在乎平淡天真,不须名山胜迹便能体悟其中美妙之处。所谓:‘登高使人心旷,临流使人意远。’然山川野兴惟有心者得之。昔日曾有粤北之游,从清远潖江溯江而行至乐昌坪石,沿途景色清丽可人,凡一山一水,一竹一木,无不应图。蒿艾薰芳,林木葱笼,水流湍急,行云出没,清山绿水,景色怡人,置身其间,使人逍遥自得,随缘放旷,宠辱皆忘,真人生一大乐事也。于是每念及此都有飘然之感,因挥笔图此以记兴。癸酉夏七月。吴泰。”好一个“山水之乐在乎平淡天真,不须名山胜迹便能体悟其中美妙之处”,可说是吴泰的悟道之言,他虽未遍游五岳,也不曾十上黄山,却领悟了山水的真意,他不必再靠黄山的奇松怪石取悦知音,在山水的烟云变灭间,他已进人“随缘放旷”,“逍遥自得”之境了。

  去年昊泰专程来澳写生,要凭一管秃笔为即将回归的濠镜留影。此番展出想必能为读者带来一番新意。

  常宗豪

  1999年8月

作者:常宗豪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