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启功艺术回顾展亮相北京画院

2015-06-30 00:00

  启功

  1912-2005

  6月30日,由全国政协书画室、中央文史研究馆、中国书法家协会、北京师范大学、北京书法家协会、荣宝斋、北京画院、北京市西城区文化委员会主办,北京画院美术馆、启功书院协办的“逸笔遗珍——启功艺术回顾展”在北京画院美术馆开幕。展览向公众展示启功先生生前的自书诗、临帖作品及绘画,共计80余件,作品来自启功家人、艺术机构、国内外藏家,全面的展现启功先生尊崇传统的艺术态度、扎实的书法功底以及深厚的文化造诣。

  日月星辰 1986年 启功

  2015年恰逢启功逝世十周年,北京画院与启功先生家人、弟子及诸多机构联合推出的“逸笔遗珍--启功艺术回顾展”,不仅是对启功先生治学、从艺、为人的怀念,更从全新的角度对启功先生的诸多成就进行一次形象化的梳理。

  山水花卉册 十二开之八 1945年 启功

  贵胄传薪自幼多磨难

  作为清代皇族后裔,雍正帝的第九代孙,启功的童年可谓多灾多难。他1岁丧父,启蒙老师是姑姑和祖父。为了帮嫂子把这一家的独苗培养成才,姑姑终生未嫁。为了教启功识字,祖父把常用的字用标准的欧阳询九成宫体写在影格上,让他一遍一遍地临摹,为他日后学习书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幼年的启功还接受了在诗词领域的启蒙教育,这为他在诗词领域取得的骄人成绩奠定了根基。在他10岁那年,包括曾祖父在内五位至亲相继去世,他不得不变卖祖上留下的房产、字画等,用以发丧与偿还债务。

  行文做事对联 1986年 启功

  拜师求艺丹青几十载

  启功15岁时,正式拜贾羲民先生为师学画。他常跟随贾先生前往故宫博物院看古代书画藏品,这些经历使得他深受启迪,增长了鉴别书画的知识,为今后的成长与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17岁时,在贾先生的引介下,启功跟随著名的传统画家吴镜汀学画山水。他游走于两位先生之门,既提高了画艺,又丰富了鉴定古书画的知识。本次展览的“丹青雅韵”版块,大部分为启功早年的中国画作品,从中可以见出极强的传统功力。此外,为了全面的回顾启功先生的艺术之路,展览还展示了他的部分临帖与自作诗,从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他在书法领域所下的苦功。

  山水花卉册 十二开之二 1945年 启功

  涉猎广泛行文简浅显

  1986年,启功先生在一幅自作联语中写道:“行文简浅显,做事诚平恒”。诚然,这是他为人处世态度和对自己艺术生涯点评。纵观启功的一生,豁达开朗而又低调诙谐,就如同他为自己撰写的墓志铭:

  中学生,副教授。

  博不精,专不透。

  名虽扬,实不够。

  高不成,低不就。

  瘫趋左,派曾右。

  面微圆,皮欠厚。

  妻已亡,并无後。

  丧犹新,病照旧。

  六十六,非不寿。

  八寳山,渐相湊。

  计平生,谥曰陋。

  身与名,一齐臭。

  节临智永千字文 启功

来源:中国文化报-美术文化周刊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