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15-06-30 00:00
sczz029
《收藏》杂志官方微信,以21年专业积累为大家提供古玩收藏的常识性阅读,每天推送新鲜、有趣、有用的独到资讯,立志做每位订阅者的趣味移动博物馆,将诸位的时间缝隙填补得意趣盎然。
十到十四世纪,中国历史陷入汉人与契丹、女真、蒙古等民族政权并立、更迭,宋、辽、金相互对峙,时而战争、时而结盟的局面,直到元朝才天下底定。玉器成长的脉动,并未受政治动荡影响而停滞,反而因为异文化的接触、冲击与交融,得以广纳更多元且缤纷、生动的内容,好比朱熹的诗句「为有源头活水来」一般,显得生机盎然,并且为后世创立新的典范。
继承与变革
这个时代承接传统,仍以玉为沟通人神的重要媒介;表现身分的尊贵象征。而宋代皇室与文人也为表彰道统延续,而兴起复古之风,对后来元以至明、清影响深远。
宋代朝廷为彰显道统,整理上古礼乐遂成国家大事。依循传统,玉质的「祭器」与「瑞器」仍是礼制中崇高的象征,辽、金、元则深受宋人典章制度的影响,故此时如封禅典礼的祝祷文册、冠服中之带饰或帽顶等礼仪器用,均以玉为尊。
在知识分子亦参与求古探源,复古风潮兴起之际,出土的古铜、玉器不再只是祥瑞吉兆,更被视为历史文化的载体,以追慕古代政治理想与圣贤遗德,因此,引发出集藏、研究、编目、仿制,甚至伪造古器的潮流,启发后代文人品味的脉络。仿古风格玉器除了仿作璧、琮、璜、韘形佩等古代玉器类型,更开始以玉仿上古铜器如壶、匜、卣、簋等造形。
宋?真宗?祥符元年
禅地玉册?附玉匮嵌片
金、元
龙形玉佩
南宋至元
玉剑镡(琫)
南宋
螭虎及云纹玉璧
冲击与融合
呈现汉、契丹、女真、蒙古族群,因生活形态差异而发展出特殊题材、类型,并相互欣赏、学习的开放精神。
辽为契丹、金乃女真、元系蒙古为主所建立的政权。这三支北方民族逐鹿中原前,游牧、渔猎是其生活的方式,故「弋猎网钩」是无法亦不可忘记的国族根本,因此临水岸纵鹰擒雁;入山林猎鹿射虎成为仪式外,相关题材与元素亦皆纳入其玉器纹样中,而呈现出的惊险画面或季节色彩,给予定居农耕的汉族崭新的视觉感受与创作灵感。
相对南方的宋人社会,三教合冶:「以佛修心;以道养生;以儒治世」的思潮下,玉器有了表现佛家经典故事;道家玄逸吉祥况味;儒家尚古穷理思想的样式与图案,甚至还彼此杂揉并列。如此具有丰富底蕴与哲思的玉器风貌,对于北方民族也是一种文化冲击与吸引。
金至元「春水」玉饰
金、元
「秋山」玉饰
辽、金
舞人玉珮
南宋
鹿纽玉印
北宋、辽
人物纹双鹿耳杯
个体与环境
展现十到十四世纪玉器艺术表现手法。其中最明显的特质与变化,除了鲜活、写实、大量的象生之作外,此时玉器纹样开始将单独的个体置入环境中,更完整而灵动的描写自然,借以传达对自然的亲近与崇敬。
「师法自然」是十到十四世纪艺术发展整体的趋势。如在玉器范畴中,动物或人物主题,即由远古组合式的神灵象征,转变为鲜活自然的写生之作。不过写生的意义并非逼真的外观写实,而是藉由合理的姿态营造神韵,在回首、翘臀或伸展腰脊等细微动作中,传达神形兼备的生命感。
最重要的是,这时玉器纹样开始透过简要的环境细节以建立空间感,甚至是时间感:长可领略季节氛围;短则看见生死剎那,具体而微的表现出万物和自然的关系。此后,玉器常受绘画的影响,不时以流露画意为尚。有趣的是,清乾隆皇帝也观察到这个时代新趋势。
南宋 兔纽玉印
金至元 玉鱼
宋、金 玉鹅
元 汀渚鹭鸶玉顶
宋至元 松下弈棋图玉版
华丽与质朴
尝试以文献配合目前有限的考古出土及传世品,探索当时社会氛围与知识分子的价值观,对于玉质生活器用的风格所产生之影响。
玉质「燕器」,即以玉做的日常瓶、盏、盘、盂等用器,在宋代是奢华象征。当时汉人士大夫「崇俭」,大臣尝以「不用玉器」为祖宗家法谏言帝王。徽宗饮宴欲用玉器,即畏人议论「太华」。反观北方辽、金、元,虽一度有「禁造玉器」之令,但实际贵族并无顾忌,不时可见玉盘、碗,甚至马具亦嵌玉饰,隐约形成北盛南敛的状况。
就有限的考古出土物,十到十四世纪的玉器泰半为小巧的服饰、文房用品,部份玲珑细致,但多数简单朴实。然而传世品中,尤其清宫收藏者,却出现一些宋至元代华丽与大方兼备的玉质「燕器」,正足以补述当时多元的等次与风格。
辽、金 玉龙纹盘
金 花结单柄圆洗
南宋、元 玉图章
辽 玉鱼形盒(盖另配)
北宋 云纹玉饰
玉顶
冠帽或器盖顶端的玉雕饰件。其清宫整体的收藏量,以千计数亦不为过,特辟专区,分门别类罗列,呈现玉顶的各式主题、技法与风格外,亦显数大是美之趣。
本院藏有大量的「玉顶」,以元朝作品为主,搀杂金代者,亦有不少明、清仿作。一般认为「玉顶」原置于帽上,明代的收藏者或延用原功能为帽顶,或改嵌于炉盖上为炉顶。其数目虽多,主题却可以大致规划出「汀渚鹭鸶」、「螭虎伏丘」、「花间行龙」、「荷叶鸳鸯」及「春水」、「秋山」等类。「螭虎伏丘」多以高浮雕技法制作,较为厚实,其余各类则惯用多层次镂空,营造层层叠叠的效果。多视角的设计手法,让人既可享俯览之趣,更适合环绕观赏,许多作品丰富细腻,小中现大。
金 汀渚鹭鸶玉顶
元 螭虎伏丘玉顶
元 花间行龙纹玉顶
元 「满池娇」玉顶
文章来源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官网
来源:《收藏》杂志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