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许江:读肯特里奇

艺术家威廉·肯特里奇

  这是我们见到的少有的、对绘画持有如此充血感觉的当代艺术。他笔下的树木、动物都有一种十分可贵的绘画的激情,这一类激情似乎有点象南美诸多作家笔下所出现的西语写作那样复活了文字表现的原生力量,而带出了第三世界新锐所特有的生机活力。这种生机活力也常常象上述第三世界写作那般被作为一种策略性的困素,来加以不断地重生和认识着。

  这种第三世界因素更重要的不仅在于绘画表现的品质激情,更在于他对于形一一剪影的独特的观察和一系列表现。对剪影的关注和表现曾经很东方,很民间,中国的水墨绘画,东方的皮影和至今仍在表现着的手影戏都是例证。但在肯特里奇这里关注的是图形本身的表现,这集中带出了笔的表现力,还有图形与文本之间的穿插与张力,这使得文字与图形的阅读成为两条览读的线索,直接催生了他的影像作品的寓言效果。于是,我们看到了一本本老书翻阅中生动变幻、又若即若离的符咒一般的动画,正是其中的历史感与即时性之间的张力,产生了戏剧般的舞台效果,让我们心生感动!

  肯特里奇又从这里持续出发,展开了戏剧性的行为表达。这些简短的、曰常生活和想象的揶揄,象一节节短小的哲诗,一幕幕精干的幕间剧,戏仿生活的无靖,叠影充满张力的影像,形成版画体或称书报印刷体的动漫“表现。他的一以贯之的对剪影的锐意,变成了一种戏剧表现的方法, 修刻而为“边缘”尖锐却.又幽影仲仲的戏剧效果。加上强烈的现场音效,幽明不均的灯光效果,影壁与阅览台、远望与近观的布展格局,交织成展览强烈与综合的印象。这个印象的核心是什么?不仅是绘画的激情品质,不仅是一以贯之的剪影的锐意,也不仅仅是文字与图形双重线索的寓言叙述,也不仅仅是书画印刷体般感觉的戏剧表现,而是将这一切融合一体所形成的后印刷时代的纠结与挣扎,以及所产生的如若置身印刷诞生年代那般的品质力度。通过上述的综合处理和神秘穿越,印刷、印刷的方法与读本被作为一种背景,面对种种图形的动机与挑战,正在回到一个原生的、互动的纠葛与应对之中,并在这里边培养一种可能的、也许不断被忽略的感觉与责任意识。正是这种感觉和责任意识,使我们得以重拾历史,面对未来;得以冲出后印刷之囿,创造生命感觉的深度。

  许江 于南下高铁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