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闽南红•洪瑞生油画展"亮相中国美术馆

  中国美术馆11月24日讯 2015年11月21日,由吴作人国际美术基金会、福建省文化厅、福建省美术家协会、厦门大学艺术学院共同主办的“闽南红•洪瑞生油画展”在中国美术馆拉开帷幕。本次展览展出了洪瑞生先生近年来所创作的油画作品。

开幕式现场

  中国文联书记处书记陈建文,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著名艺术家侯一民、潘世勋、詹建俊,中国文联美术艺术中心主任、中国美协艺委会秘书长丁杰,厦门大学艺术学院院长苏力, 厦门大学艺术学院美术系主任陈金华,以及李天翔、靳之林、邓澍、张华清、赵友萍、赵更生、陈伟生、赵宜明、李骏、闻立鹏等美术界的老前辈出席了开幕式。

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在开幕式中致辞

  洪瑞生出生在鼓浪屿这片色彩绚丽之地,从小就和这里的土地、人情、民俗、审美心理有着天然的血脉联系。闽南的气息、特质、细节以及各种美都被洪瑞生所熟知,画家把家乡的情感扩大到民族的心理、情感和审美文化当中,用艺术语言加以传递。本次展览展出了洪瑞生以闽南风土为主题的71件油画作品。这些作品既包含了对鼓浪屿情怀;也包含对闽南渔民的赞美;更是包含着自己对于家乡土地生活意味的体验。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詹建俊在开幕式中致辞

  洪瑞生的创作始终围绕着闽南这片与他有着天然血脉关联的土地,创作主题也一以贯之地围绕闽南题材展开,画家笔下的劳动人民充满魅力,闽南的风情弥漫着灼热的温度,也散发出闽南地区独特的色彩图谱。洪瑞生坚信通过色层建构所产生的色彩语言比直接画法更具审美价值,可以自由地在画布上描绘出想要的色彩效果,他独创出了色彩丰富及深度的“闽南红”。

中央美术学院原美术系主任潘世勋在开幕式中致辞

  从学习绘画时起,洪瑞生便在老师的教导下致力于色彩的研究,几十年来一直在探索提升色彩价值,和油画色层肌理的表现性,把“油画性”归结为“油画特质”。把“色彩”提升为“彩光”,以此希望画面的色能弥散着熠熠微光。他以温润、内敛、丰富的红色,来表现闽南人心中的“闽南红”。 在洪瑞生看来,“闽南红”并不是随性杜撰,而是在生活里无处不在:红色的土地、红色的家具、红色的庙宇、红色的农舍,以及红色的祠堂。而“闽南红”也并不是单一的大红色,也不是单一的土红色,而是一种说不出来的美,这种红色具有丰富性和深度。

中国文联美术艺术中心主任丁杰在开幕式中致辞

  从80年代初到现在,洪瑞生的油画创作一直在追寻色彩的变化,在他看来,色彩产生的语言比直接摹画更有视觉审美价值,更自由、更厚重、也更耐看。在中央美术学院学习期间,老师们曾教导过他,对一件作品的要求是耐看、能够品读。这也逐渐养成他的创作态度:做艺术是个“慢过程”,需要循序渐进,来不得半点着急。

港澳台美协主席蔡豪杰在开幕式中致辞

  在油画本土化发展的前途问题上,洪瑞生也进行过思考,他认为油画的中国化不能是简单地把油画画成舍弃色彩艺术表现力的“中国画”,而是应该将重点放在对中国画传统的美学法则的深入研究上,再转换到油画上来。他说,艺术无国界,但艺术家是有国界的。油画虽为舶来品,但很多人都能从自己的油画作品中看到中国情与中华根。他说,我们的根在中华大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读懂了他,你的艺术之路可谓完成了大半。

厦门大学艺术学院院长苏力在开幕式中致辞

艺术家洪瑞生在开幕式中致辞

嘉宾合影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观众欣赏展览

观众欣赏展览

展出作品

展出作品

  展览在5号展厅呈现,展期将持续至11月29日。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