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16-01-27 13:50
今日美术馆于12月20日为陶瓷艺术家余乐恩举办了大型个展“从泥开始”。作为一名来自瓷都景德镇、目前定居北京的艺术家,余乐恩1999年开始从事公共环境陶瓷艺术,曾与著名建筑师贝聿铭、托马斯有过合作。此次展览是余乐恩近年来开始创作的主题“从泥开始”一次全面呈现。
从泥土自然界最普遍,也是离我们最近的一种材料入手,余乐恩一直坚信陶瓷艺术来自于大自然本身,在不断感受泥料的创作过程中,余乐恩除了关注表面的效果,更关注制作过程中的哲学。本次展览中,余乐恩展出了他从陶瓷艺术出发衍生而来的水墨艺术作品。就着绞坯和绘制泥料的抽象形势,他以宣纸拓印泥坯而成互为镜像的抽象图像,是“从泥而来”材料拓展新的探索。
展览名“从泥开始”正是他对陶瓷创作的感受。从泥料开始同时也是从人开始,他希望观众可以参与进来,共同感受从泥坯到瓷器蜕变的过程。如果说泥土自然的质地让每一个人轻松上手,那么不断实践从而到想要的效果便是一个劳动过程。余乐恩在创作中不断感受材料的质地,在随性的即兴效果和精确控制的器物造型之间不断权衡和调整,以期达到理想的效果。在总结自己的创作时,他说,“如果有一种形式让普通人能够参与到艺术中,发现自己,然后改变人生,这是一件多么浪漫的事情。黏土是一个充满了魅力的材料,不仅温暖、易得,整个过程也是充满了哲理的。在水和泥的状态时,它充满了想象。经过火的煅烧,即成永恒”。
“外立面材料”是余乐恩与著名建筑师贝聿铭合作前所知道的最专业的名词。当贝聿铭的助理找到余乐恩说想要在建筑的外墙上运用一种“东方建筑的皮肤”,一下启发了余乐恩的创作。传统工艺的当代应用成为他的工作方法。“从泥开始”呈现的作品,是余乐恩从“东方建筑的皮肤”出发,在艺术纯粹形式上的探索。传统工艺与当代创作思路的结合将为艺术创作提供一种新的可能。
此外,作为本次展览的亮点,耿雪、赵强、马一鹰、文祥、姜晓燕、刘昌亮、刘晓阳、帕拉珀达斯(印度)、阮包端(越南)、穆特鲁·巴斯卡亚(土耳其)等艺术家也将同时展出作品,助力陶瓷艺术。展览将持续至2016年1月3日。
来源:凤凰艺术-艺术家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