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莳庐的艺术

莳庐的艺术

  莳庐的艺术探索有多种不同的涉及,雕塑、空间设计、国画人物等。这些艺术种类的触类旁通使得他的水墨在形式创造上有着旁人不可企及的变化和创意。

  论到他的实验水墨“叠渗”,则追求水墨在文化视觉上的空间知觉体验。其文化立场的坚定和绝不苟同的艺术个性乃是这等作品卓越性的根基。

  从文化角度看,一方面,作品选用宣纸渗透之法,然后把“叠渗”痕迹再创作而成,他似乎要我们穿透地看什么是“力透纸背”这种中国画特有技巧的内在“真实”,其想象力和对中国画的理解就这样融汇其作品中。他对笔和墨的把握又体现了极强的中国画的功力和理解,其作品中的中国画文化内涵可以把玩,耐人寻味,从而避免了形式浅薄的闪烁。另一方面,其作品形式承接了中国画的笔墨传统,是通过玩笔墨的文人精神轻松地兼容在其作品中,也是作品的品味所在。

  从作品的独特性来看,莳庐作品在展现其文化关联性之外,其作品极尽所能地追求作品的独立个性,使其作品不同于任何其他人的作品。当代的无论什么样的作品要呈现独一的视觉特征几无可能,因为作品的形式多样性的表达已近极致,但处于文化和艺术深度的层面中的作品的独一性依然值得成为艺术家的生命象征。现代绘画中曾有人把抽象作品分为色块式样和书法式样,而书法式其实并不是中国书法的意思,更不是“写”的意识,而莳庐作品则突出中国画特点的“写”和“用笔”,既不同与中国画的“趋同”传承,亦绝不苟同殖民文化的世俗恶习,在似不可为之的“抽象水墨”中独辟蹊径。

  莳庐用“叠渗”解理水墨,在抽象中思考中国画,完全可以理解为浸淫中国画精髓的“文人画”作品。

作者/汤剑炜 博士

出版有专著《金石入画》

2017年2月23日于上海

作者:汤剑炜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