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示文化与博物馆时代
主讲人:薛墨(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中国美术学院美术史博士)
时间:2017年11月12日(星期日)14:-15:30
语言:中文
无需预约,免费入场
弗兰西斯·弗兰肯,收藏家的画廊,约1635
美术博物馆是现代文明的表征,在当今展示时代更显其价值之重要。博物馆的出现改变了艺术的存在形态、观众的观看方式和艺术家的创作动机,本讲座从美术博物馆史的维度,讲述艺术展览、收藏和博物馆机构的演变,从博物馆作为艺术展示机构、艺术精英们的殿堂、大众教育的功利性工具和规训社会的实体机构出发来思考美术博物馆的当代意义。
胡伯特·罗伯特,卢浮宫大画廊设计图(局部),1796年,卢浮宫
杜米埃,埃及人长得也不好看,1867
关于讲者:
薛墨
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中国美术学院美术史博士。从事美术史专业教学与研究,研究领域包括美术史、美术博物馆史、视觉文化研究等。 在《新美术》、《美苑》等专业核心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参与编撰《美术博物馆学导论》、《西方美术理论简史》等,近年翻译出版有:《美术史的实践和方法问题》(商务印书馆,2017)、《摄影哲学》(中国摄影出版社,2016)
关于本系列讲座:
“重叠与反向”系列讲座希望将艺术史各分支领域中对媒介的研究串联起来,以此呈现出新媒体艺术与艺术史研究所共有的抱负。这既是一次移除学科间藩篱的尝试,也是对艺术史价值的考验。不同学术背景的艺术史学者将围绕着“媒介”这同一话题呈现不同风格的演讲,讲述他们在作品与文献中发掘的精彩故事,还会在讨论环节与听众和嘉宾碰撞出富有价值的思想火花。
我们命名此系列讲座主标题为“重叠与反向”,所指的正是这种与艺术史经典精神“重叠”的思考,以及从媒介角度向历史“反向”的探寻。系列讲座将通过“经典艺术作品中的媒介观”、“艺术史学史中的媒介观”和“媒介中的媒介观”三个版块带来艺术史学者从经典艺术史角度对媒介的思考,从具体的作品问题向抽象的观念问题展开,希望能给对媒介问题感兴趣的听众提供一些新的思想线索。
关于策划人:
陈研,2008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史论系,随即考入中国美术学院史论系就读研究生并顺利毕业,2015年顺利于中国美术学院美术史博士毕业,现任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艺术史讲师。多年来,陈研研究的重点放在中外美术史的图像问题,运用艺术史的研究方法串联文化外延的课题。
宋振熙,2008年中国美术学院艺术史论系本科毕业,2012年中国美术学院当代艺术与社会思想研究所研究生硕士毕业,现任中国美术学院媒体城市研发中心策展部主任,非盈利小组“当代艺术调查局”负责人之一。长期关注当代艺术青年艺术家发展和生态,针对当代艺术理论进行研究工作。长期关注当代艺术生态,艺术家创作及新媒介图像语言,并针对当代艺术理论进行研究工作。
当前展览

OCAT上海馆
10:00-18:00 周二至周日;逢周一闭馆。
10:00-18:00 from Tuesday to Sunday; Closed on Mondays.
联系我们|Contact us
Tel: 021-66085180
Email: ocatshanghai@octlandshanghai.com
地址|Address:
上海市静安区文安路30号(轨道交通8号、12号线曲阜路站2号口)
30 Wen An Road, Shanghai (MTR Line 8&12 Qufu Road Station, Exit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