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人无论在艺术还是绘画都是门外汉中的门外汉。但是,我本身是学心理学的,研究人类的视觉,也就是研究我们人类的大脑是怎么来观察外面的世界,怎么欣赏和理解这个纷繁的物理世界,以及基于这个物理世界来怎么构建我们的心理世界。   我前两天把郭先生的画册翻看了一遍,今天又到"> 微信分享图

心灵的激情

2017-11-09 17:51

data-sudaclick="blk_content">

  我本人无论在艺术还是绘画都是门外汉中的门外汉。但是,我本身是学心理学的,研究人类的视觉,也就是研究我们人类的大脑是怎么来观察外面的世界,怎么欣赏和理解这个纷繁的物理世界,以及基于这个物理世界来怎么构建我们的心理世界。

  我前两天把郭先生的画册翻看了一遍,今天又到现场看了很多原作。在这里我有一个很深刻的感受,让我想起了我的一段经历。江苏卫视《最强大脑》要做一档关于天才的节目,于是让我评判一下哪些是天才,哪些不是天才。其中有一位,只要看到了,比如坐直升飞机把北京城看一眼,回去之后还记得那栋楼有几个窗子,然后一个人在画室里把北京城画出来,细节把握的非常好!这对老百姓来说太不可思议了,太震撼了!

  他们问我说这个人是天才吗?我说这个人不仅不是天才,而且可能他的大脑出现了问题。后来进一步了解,果然发现这个人是自闭症。为什么会这样呢?这是因为人的大脑有两部分功能,一部分是对初级信息的加工,可以使我们对细节把握的很好。但这种细节本身是没有多大意义的。而更重要的是我们对复杂信息的加工。在过去200万年里,我们大脑体积增加了三倍,而最主要增加的地方就是对整体信息的把握的前额叶,而我们人类的进化,就是从细节中抽象出整体。所以,我告诉电视台,这个人不是天才,因为他看到的所有全都是低级的细节的加工,是大脑出现了问题。

  郭先生的画给我的感觉是在另外一个极端,没有细节——他把细节简化成一个个的物理形状,有方块,圆柱,他的画感觉一个小孩儿用积木堆出来的,而没有特别强调的所谓线条的流畅性。郭先生的话,描述的不是我们看到的世界是什么样,而是我们对整体把握之后的一种抽象,更多的反映的是郭先生对画的,对意境的整体把握。这正好反映了一个人在艺术上的成就。

  但是为什么我们说这是艺术上非常大的成就呢?这和人的大脑是如何工作的有莫大的关系。我们大脑的神经元是这样对图像进行加工的:首先,大脑并不存在一幅面孔的图像,一个桌子的图像;我们大脑的神经元就是对简单的几何图形进行加工,而一个个简单的几何图形累积起来,就构成了我们的心理世界。郭先生的绘画,就是到视觉的本源上去解析物理世界,把构成图像最重要、最基本的几何图形画出来。

  这么做有什么意义呢?如果我们只是想清楚的描绘物理世界,最简单的不是请艺术家来绘画,而是用照相机,照片绝对比艺术家表达更精确,更准确。而郭先生不是照相机,这如照相机不是画家!因为郭先生要通过绘画来直指人心,要回归这些神经元构建的心理世界。我们人的心理可以用冰山来类比:只有20%的冰山是在水上面,是看得见的,体验到的,领会到的;而水下面的80%是我们每个人的意识层面理解不到的,难以触摸的。但是,正是这80%决定了我们人类最本源的情绪、最本源的快乐、最本源的思维。而浮在水面上的20%,只是水下80%的副现象(epiphenomenon)。

  郭先生用他的画笔,去努力触碰这水下的80 %以传达出更深层的意义,把人性,把本性真正的表达出来。郭先生的绘画,是跳过浮在水面上的这层表象,直接在最本源的地方、在潜意识的层面与我们沟通,与我们共鸣。所以,作为一个对绘画完全不懂的门外汉,我却能在心理层面上产生共鸣!

  在我眼里,艺术家本身也是科学家。我们通过复杂的仪器去解析人的大脑是怎么工作的,而艺术家是用自己的灵性去探索心灵的奥秘,去描绘心灵的激情。

  郭先生就是这样的一位艺术家!

  麻省理工学院脑与认知科学系认知神经学专业PHD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院长

  江苏卫视最强大脑总顾问 刘嘉教授

来源:新浪收藏当代艺术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