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17-11-10 21:24
基础
我曾经临摹了很久的元代水墨花鸟画,这些习作多是在熟纸上完成,但熟纸上画出的痕迹让人感觉略显生硬。为了达到更好的效果,我尝试在生宣上临摹,并有意识对笔墨进行细微控制,使笔墨的效果如同工笔画能够在极细小的部分也不走形,同时行笔在纸上微妙的渗化使墨迹也更加柔和。为此,我用了两年多的时间进行探索,总结了可以表现不同质感、效果的多种方法;这为以后的转变奠定了技法基础。
决心
自从本科开始我便喜欢传统题材,并进行了大量的临摹和创作,多年下来也积累了一些技巧。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也不断地反思如何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求得新意,比如要不要画一些与古人不同的题材,于是就抱着试试看的心理向着各个方向去探索,但那时我还不想完全放弃传统题材的创作。直到与同学康凯的一次谈话,坚定了我要改变题材的想法。于是我开始思考彻底的转变。
转变
我尝试过多种现代题材,但最终给我启发的是我妻子。她喜欢毛绒玩具熊,我也送过她一些,家里慢慢就有了很多毛绒熊。有一天我拿着她的毛绒熊,柔软、温暖的触感让我突然感觉,这不正是我们这代人的童年回忆吗?70年代以后出生的人们,很多都曾有过毛绒熊,他们童年多少美好的、寂寞的、快乐的、伤心的时光就是在那只毛绒熊的陪伴下度过的。当那抱着毛绒熊的孩子长大以后再次看到那只童年玩伴,心中涌起的感受是他人根本无法体会的。而这正是我们这代人不同于其他年代人的独特记忆,甚至是上一辈人也无法理解的特殊情怀,只有自己才懂得的唯一回忆……
于是我开始描绘我们的这份回忆……
来源:雅昌艺术网 作者:孙鑫宇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