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18-02-21 14:06
虎子,本为溺器,即为盛装小便之用的器物。当然,这种虎子仅为男性专用之物。如此不洁之物怎可入藏?后听文物专家告之,这才知晓,许多出土于古墓之中的虎子是专为陪葬而烧制的,并没有使用过,所以并无不洁之虞。
虎子被作为实用的溺器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目前已发现的就有制作于春秋时期的虎子(当时应称做兽子)。及至唐代,因为唐高祖的祖上有一位叫做李虎的,为了避讳,唐代人就把虎子改称为马子了。到了南宋,民间发明了一种木制马子,且做成圆桶状,容积增加若干倍,并可做大解之用,还可连续存储使用多日,大大方便了使用者。马子一词一直沿用至今,不过收藏界、文物界仍习惯称之为虎子。
六朝虎子之多,我是近年才得以知晓的,南京博物馆仓库里收藏有几百只六朝虎子,甚至南京江宁区博物馆仓库里也收藏有几十只六朝虎子。这恐怕与六朝人贪图安乐、崇尚享受有关,逐渐形成一种使用虎子的时尚,以至于死后也要用虎子作为陪葬之物。六朝考古专家、南京博物院研究员罗宗真老先生告诉笔者,六朝虎子多,有几种说法,一种为时尚说,所以生产了大量的虎子,这是实用器;还有一种说法是专为陪葬之用的未曾供人使用过的冥器,以便死者在阴间继续享用。
六朝虎子多为陶质、青瓷质地,形状多制作成一蹲伏形虎状物,大口、圆腹、虎脊置一提梁,以便于使用。宋代也有将虎子称做“夜潴”的,“夜”者,夜间使用之意,“潴”者,水聚居之意也,故有此异称。这种虎子(马子)后来逐渐简单化、实用化,因为多在夜间使用,且又做成壶状,所以大家习惯将其称为夜壶,一直沿用直至今天。
关于虎子,或曰马子的寓意,其实与古代男权主义的性文化有关,因马是被骑的动物,而女性也是供男性驾驭的,所以“马”便逐渐人性化,而为女性之化身了。君不见南方某些地方解放前将嫖妓称做“嫖马马”,而娶老婆也被称做“抬马马”,甚至男子青春期遗精也被民间称做“跑马”。这其中难道不是有很深的民俗学问在里面吗?因此,收藏虎子,就是收藏民俗。小小虎子,折射出历史的隐秘。
来源:雅昌艺术网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