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明弘治高士图青花三足筒式炉

2018-02-21 14:14

  

  三足筒式炉源于战国至两汉期间的酒具青铜樽,青铜樽本有盖、双铺首耳环及三熊足,至明中期已简化为三足筒式炉,并且在用途上从酒具变作香炉。

  此炉高8厘米,口径和底径均12.4厘米,为明弘治民窑产品(见图1、图2)。

  一、民窑瓷器在明代成化朝以前胎质较粗松,自成化始,除低档粗货外,一般中高档民窑器之胎质皆有改进。此炉胎体孔隙量少,手感比重与同期其他器物相当。

  二、釉质较肥润,釉色微泛青,色质感觉可作为弘治民窑同档次器物的典型。

  三、青花绘制使用陂塘青料(又称平等青料),此料制作上乘者呈色靓丽,成化、弘治、正德三朝官窑青花器所用即是(成化早期有少量用进口苏麻离青料)。民窑制料水平不如官窑,青料发色缺乏鲜亮感,但仍不失陂塘青料的淡雅风格。

  四、弘治民窑青花器纹饰继承成化勾线填色手法,但画面更加简约疏朗,填色往往随意,色彩出界者多,对比青花色度,成化普遍较深,而弘治更为浅淡。

  五、此炉所绘高士对弈、携琴访友图,为弘治民窑青花常用纹饰,有景德镇湖田窑址博物馆出土标本可证。

  炉属祭器,为高品类藏品,伤残者亦有收藏价值,明代瓷炉传世已显稀少,完美精致者更为珍贵。

来源:雅昌艺术网 作者:马广彦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