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明崇祯银蓝青花罐

2018-02-21 14:16

  

  1997年冬,笔者在西安古玩市场上买到一只青花莲子罐。这只莲子罐破得厉害,口、颈及上腹部碎裂成八片,用几十枚铜扒钉锔合。颈下肩部暗刻一圈蔓草纹,胫根部暗刻双旋纹一周。颈部用一圈下垂角旗纹(是变体莲瓣纹在晚明到清初时期的简约画法)装饰,罐腹一侧画雄狮纹,另一侧画蕉树纹,地面用“地皮小草”勾点表现(见图1、图2)。

  从造型、胎质釉色、纹饰特点、暗花工艺等方面看,这只莲子罐无疑应是明末崇祯朝民窑高档次产品,否则在当年被摔破后,主人不会花钱请匠人锔合。但令人奇怪的是,莲子罐的青花发色十分独特:1、说是发色好,但狮子身上的颜色蓝中泛灰,石头和有的蕉叶灰得发黑;说是发色不好,芭蕉树干和有的蕉叶的颜色分明蓝得亮丽。2、这种颜色的差异界线分明,系画工有意为之。3、有的地方如雄狮腹部和前腿、肘后,蓝灰两种颜色交叉漫漶,分明是为了表现阴阳暗亮的施染效果。

  有的藏友认为,这种青料就是明代民窑青花瓷常用的国产石子青料,因此烧成后蓝中显灰。有的藏友认为是窑内还原气氛不够,青料氧化所致。有位古陶瓷界的女专家上手观察后断定,青花发色灰黑是因为“温度太高,烧过了”。但这些观点都不能合理的解释为什么青花纹饰中有的地方并不像国产石子青料那种灰黑,反而蓝得明亮?为什么在同一画面上紧紧相连的两片蕉叶,一片整个亮蓝,一片整个灰黑?显然,用“过烧”和“氧化”来解释是说不通的,如果能说得通反而成了奇事——“过烧”和“氧化”竟然能在画面上有选择地发挥作用,使得雄狮身躯丰满而有立体感!使得不同的芭蕉叶有了布局合理的阴阳向背!景德镇的青花烧造史上还没有出现过这种鬼斧神工的自然效果。

  带着这个问题,笔者遍查了能够找得到的资料,有的形容民窑青花器中的低档产品“颜色蓝中泛灰”或“蓝中泛黑”,但这是指瓷器上的整体青花色泽而言,同这只莲子罐上青花发色亮蓝与灰黑参差并存的现象不相符合,更何况这只莲子罐并不是一件大路货青花粗瓷,而是一件民窑高档次产品。

  在英国著名中国古代瓷器研究专家哈里·加纳的《东方的青花器》(叶文程、罗立华译)一书中,有句话是值得咀嚼的,他写道∶“嘉靖略带紫黑的青花瓷器、晚明的银蓝青花瓷器和技术达到炉火纯青的康熙纯蓝青花瓷器,都是有口皆碑的佳作”。这段话中,略带紫黑的嘉靖青花瓷器显然是指进口回青料的发色,康熙的纯蓝青花指的是当时的“翠毛蓝”美丽色泽,而“晚明的银蓝青花”则是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青花发色品种。

  观察颜色,除过亮丽的蓝色蕉叶和树干外,其他颜色灰黑部分明明是蓝少灰多的呈色表现,却为何要称作“银蓝青花”呢?经过反复观察琢磨,笔者终于领悟到这种青花的特殊发色,同银质金属器氧化后的颜色效果十分相似,颜色灰者如轻度氧化银色,颜色黑者就成了重度氧化银色。

  因此,这只莲子罐的全称若从青花品种命名,应该是明崇祯银蓝青花雄狮芭蕉纹莲子罐。

  这样来分析这只莲子罐上的青花料特殊呈色,这样来理解英国人哈里·加纳的“银蓝青花”概念,是笔者的浅陋认识,写出来的目的在于抛砖引玉,以求在和古瓷藏友们的交流探索中得到真知。

来源:雅昌艺术网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