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藏书票中的故事

2018-02-22 11:43

“这根本不是纽顿的藏书票嘛!”事起友人从微信传来两幅图片,询问我是不是阿尔弗雷德?爱德华?纽顿(Alfred Edward Newton)这位美国著名藏书家的自用藏书票,点开图片后我不禁莞尔。纽顿于1907年至1938年间,每年圣诞节前夕都会寄赠友人一本自印小册子,而随1931年《A Thomas Hardy Memorial》一同寄出的,还有一份撰写于感恩节前夕的自印四页小报,在这份小报中他提到曾应好友——旧金山波西米亚俱乐部(Bohemian Club)主席爱德华?奥戴(Edward F. O’Day)邀请,出席该俱乐部于5月底举办的一场欢迎晚宴。

创立于1872年的波希米亚俱乐部,成员多是政商名流,这个非权既贵的俱乐部行事低调且特立独行,曾被多家刊物评为全球最隐秘的男士俱乐部。纽顿回忆道,那场晚宴菜单中的两幅漫画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这两幅作品的名称分别取自纽顿的两本书话名作《藏书之乐及其相关逸趣》(The Amenities of Book-Collecting and Kindred Affections)与《搜书之道》(This Book-Collecting Game),内容诙谐生动,作者是该俱乐部会员、漫画家吉米?哈特洛(Jimmy Hatlo)。在征得哈特洛同意后,纽顿于画面下方加上了自己的签名,印制成卡片夹在这份自印小报中与小册子一同寄出。

“偷书贼”(《藏书之乐》)

“黄页如山倒”(《搜书之道》)

1940年纽顿去世后,藏书经清点有一万多册,次年他的儿子斯威夫特?纽顿(E. Swift Newton)将其中部分藏书交由纽约帕克?贝尼特画廊(Parke Bernet Galleries Inc.)进行拍卖。帕克?贝尼特画廊是20世纪前半叶美国规模最大的艺术拍卖行,画廊为此制作了一套三册的拍卖图录。这套图录是非常好的纽顿研究参考书目,但第一册中收录的五幅“藏书票”图片却误导了不少读者。

参加纽顿藏书拍卖会的嘉宾,左起分别是约翰?弗莱明、罗森巴赫与莱辛?罗森沃尔格

帕克?贝尼特画廊编制的纽顿藏书拍卖图录第一册收录了五枚他的“自用藏书票”,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纽顿喜欢19世纪末美国诗人、藏书家尤金?菲尔德(Eugene Field)的诗句,他在《藏书之乐及其相关逸趣》、《洋相百出话藏书,兼谈藏书家的其他消遣》等著作中多次引用了这位诗人的作品。可惜图中右上角这枚印有“BookMark of A.Edward Newton”与尤金?菲尔德《书痴的祈祷》后半段诗句的纸本并非藏书票,问题就出在“Bookmark”这一词上。藏书票的票面上除了票主姓名外,有些印有Ex libris,有些则印有His/Her book或This book belongs to…或From the library of…等内容,有些甚至除了票主姓名之外什么都不印,但藏书票绝不会使用bookmark这个单词,因为书签用于记录阅读进度,而藏书票的主要作用之一是表示票主对这本书的所有权,此二者南辕北辙也。浸淫藏书界多年的纽顿自然不会不懂得个中道理,制作图录的人多半是个“门外汉”,在整理拍品时见到相似的卡片就以为是藏书票,擅作主张收录进去了。瞧,左下角那枚不也是这个情况嘛!

目前已知的纽顿自用藏书票共有四枚,帕克?贝尼特画廊的拍卖图录中收录了其中三枚:1906年以纽顿位于宾夕法尼亚州戴尔斯福特(Daylesford)的宅邸橡丘斋(Oak Knoll)和藏书室为主题的照相版藏书票,1909年由其挚友查尔斯?格罗夫纳?奥斯古德(Charles Grosvenor Osgood)设计,美国藏书票黄金时期代表人物西德尼?劳顿?史密斯(Sidney Lawton Smith)制作的舰队街圣殿门(Temple Bar)主题铜版雕刻藏书票以及高登?罗斯(Gordon Ross)设计的Hobby Rider运动主题照相腐蚀版藏书票。

来源:华夏收藏网-藏趣逸闻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