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18-02-22 14:20
来源:珠宝快爆
说到中国的玉文化,就不得不从玉器说起。中国早在八千多年前就有了玉器,并不间断地延续到现在。经过无数能工巧匠的精雕细琢,经过历代统治者和鉴赏家的使用赏玩,经过礼学家的诠释美化,最后成为一种具有超自然力的物品,玉器成了华夏子孙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精神寄托。
玉器已深深地融合在中国传统文化与礼俗之中,充当着特殊的角色,发挥着其他工艺美术品不能替代的作用,并打上了政治的、宗教的、道德的、价值的烙印,蒙上了一层使人难以揭开的神秘面纱。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一下中国的十大传世玉器。
一、玉玦
玉质碧绿色,细腻温润,表面有凹坑和土沁。外廓为不甚规整的圆形,中央稍偏处从两面钻壹孔,孔的两面均有喇叭口现象。再以线锯穿入孔中并向玦体的壹侧拉切出缺口,当接近完成时,线锯发生偏移,缺口弯曲,因此又从缺口外侧向内切割补做。从此玦的制作工艺看,尚处于朴素的原始阶段,略逊于查海和兴隆洼遗址出土的玉玦,不排除其时代稍早的可能性。
二、管状玉玦
玉质青黄色,细腻温润,局部有浅褐色土沁。外形近管状,外壁略外凸,横剖面近椭圆形。在管中央稍偏位置钻一孔,孔壁有明显的螺旋痕。从孔内以线锯向玦体较窄的一侧拉切出纵向缺口,口壁可见弧形的线锯拉切痕迹。
三、玉管
玉质青黄色,局部有浅褐色点状沁斑。管体略扁圆,壁外凸,两端呈斜切的平面,孔从两端对钻,孔缘有磨痕,与查海遗址出土的玉管形制相同。
四、玉匕形器
玉质青黄色,有黄褐色沁。器呈匕形,上端扁平,其下有一喇叭状图案,下端出弧刃,刃缘尖薄锐利。通体磨光。
五、玉锛
碧玉质,杂有黑斑及土沁。磨制。器上端残断不存。单面刃器较钝,并向一侧斜,侧边起棱,一面存有钻孔残痕。
六、神人形玉佩
玉质黄绿色,身上有大面积铁褐色沁斑。器形为壹戴动物冠的坐姿人像。人像尖下颚,蛋形首,面部窄而前凸,头上戴壹动物头形冠,动物眼睛圆凸,有两个竖直的长角,双耳镂空。动物两角之间有浅刻网格纹。人细腰长腿,呈坐姿,上肢弯曲抚于腿上。器背颈部有大的对穿孔,可以悬挂佩带。这种坐人形玉佩还未在考古出土品中发现,原来壹直认为是兽面人身的造型,但仔细观察,可以看出为人戴着冠的形象,所戴冠似傩舞时戴的动物冠面。
来源:华夏收藏网-藏趣逸闻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