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出境展览文物须筑牢安全底线!

2018-02-22 16:01

  近日,赴美展出的兵马俑被人盗走拇指引发关注。2月21日,陕西省文物交流中心工作人员称,此次在美国费城富兰克林科学博物馆展出的展品来自陕西省16家单位,“兵马俑拇指被盗”事件并未影响展览的举办和文物回国日期,展期将按原计划进行。

  目前,被盗兵马俑拇指已经找回,涉事男子迈克·罗哈纳也面临审判,但其间暴露出的博物馆安保漏洞令人震惊。据报道,博物馆工作人员在兵马俑拇指被盗几周后方才察觉,另外,此次展览的承办方及文物借出方等国内文物管理部门反应迟缓、消极被动。

  文物出国展览是国际文化交流的重要形式之一。为了规范文物出境展览的管理,国务院2003年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国家文物局2005年制定出台了《文物出境展览管理规定》,2013年又制定实施了《出境展览文物安全规定(试行)》,其目的就是为了确保出境文物安全的万无一失,规范文物处境展览的管理。多部法律文件对文物管理进行如此详实的规定,其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文物的价值是众所周知的,其不仅具备金钱价值,也具有无法替代的历史艺术价值。以这尊兵马俑为例,价值约合人民币2800多万元,且据陕西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文物修复专家表示,由于工艺复杂,要想修复一尊兵马俑至少需要3至5个月的时间。试想,如果出境展览文物都面临如此不安全的境界,这些走出国门的文物可还会“完璧归赵”?再从历史艺术价值中看,任何文物都是历史的积淀,是一个时代人民智慧的结晶,代表了一个时期文化的璀璨。这些文物既然走出国门,是在向全世界展示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文物外展是让世界了解中国的窗口,随着中国影响力越来越大,近年来海外对于中国传统文化越来越重视,中国文物走出去已是大势所趋,更将会成为一种新常态。越是在这样的境况下,越需在文物安全上做足文章,出境展览文物必须筑牢安全底线。

  事实上,国内外的一流博物馆,都将保护展品安全作为立馆的基本准则。特别是对于具有重要历史和艺术价值的文物和艺术品的展出,配备充分的技术手段来保护展品安全须是标准动作。在我国,文物部门在安保方面有非常严格的要求,大型博物馆普遍会采用展柜和围栏等方式对珍贵文物进行保护。

  文物一旦“走出去”,就必然面临着诸多不测的风险。因此,需要各方依法完备安保各项措施,堵塞一切可能出现的安全漏洞。此次“兵马俑手指案”涉事人员难逃法律的制裁,而这样的事件也是对出境展览文物的一次警示。当然,公众也应增强对历史文物的敬畏之心,无论是走出去还是请进来的文物都应如此,共同为这些历史遗产筑牢安全防护。

来源:雅昌艺术网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