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佶(1082-1135)即宋徽宗,为宋神宗赵顼的第十一子、宋哲宗赵煦之弟,
宋朝第八位皇帝。先后被封为遂宁王、端王。历任镇宁军节度使、司空、昭德军节度使等要职。 宋哲宗于元符三年(1100年)正月病逝时无子,向太后于同月立赵佶为帝。第二年改年号为“建中靖国”。宋徽宗即位之后启用新法,在位初期颇有明君之气,后经蔡京等大臣的诱导,政治形势一落千丈,后来金国兵临城下,受李纲之言,匆匆禅让给太子赵桓,靖康之变后与长子钦宗赵桓被金人俘虏北去。金天会十三年(1135年),宋徽宗赵佶驾崩于五国城,时年54岁。 赵佶在位25年,在太上皇位1年零2个月,赵佶善书画。他自创一种书法字体被后人称之为“瘦金体”,热爱画花鸟并自成“院体”。是古代少有的艺术天才与全才,被后世评为“宋徽宗诸事皆能,独不能为君耳!在位时,常不理政而精于研习书法与绘画,并颇有成就。而朝政上则纵任蔡京、童贯、王黼等奸臣败坏朝纲,使得北宋滑向了灭亡的深渊。据史书记载,编写《宋史》的史官,也不无感慨地说如果当初章惇的意见被采纳,北宋也许是另一种结局。并还说如“宋不立徽宗,金虽强,何衅以伐宋哉”。由此可见,北宋一代尽毁于徽宋赵佶之手,乃玩物丧志之最惨痛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