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在“谭平2012个展‘1划’”开幕式上的发言

  我和谭平是艺术风格完全不同的艺术家,但我十分欣赏他的艺术探索精神,记得2010年我们一起出访德国、法国、埃及等许多国家,期间对谭平的抽象艺术有些认识。而这次谭平在中国美术馆做的以“一划”为主题的个展更加让我产生兴趣。昨天在谭平先生布展时我先行在展厅浏览了作品,并与谭平简单聊了聊,请教了几个问题,对谭平的艺术历程和他的想法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尤其对他这次为圆厅所创作的《+40m》和《-40m》有了新的认识。开始我还在想这么大的一个展厅仅仅展出了40m长的一条木刻线,看上去有些简单,尤其对我这个从事中国画写意绘画的画家来说更是不可思议。我还对谭平先生说,你挺敢想,够大胆。这恐怕会让大多数人难以接受,但与谭平交谈之后,认识有所不同了。其实这条线是谭平经过反复斟酌、反复思考,精心策划的一条线,是有其特殊意义的一条线。

  一、首先他是专门为这次个展,为这个圆厅而特别创作的作品,他与圆厅做了一次艺术对话,使作品与圆厅做了一次他非常理想的结合,用他自己的话说“我认为无论多么好的作品只有当作品与所展示的空间达到完美的结合才会具有真正的魅力”我认为这一点他做到了。如果我们要是先去看了谭平展8、9号两个展厅,通过展示在长廊墙的时间隧道。看到谭平的从艺历程,看到谭平艺术人生道路的各阶段的不同视点,不同认知,不同思考和不同心路历程的艺术成果。对圆厅中40m长的极为单纯的一划木刻静态线就会理解;对后圆厅断断续续以多媒体手法表现出动态影像线就会理解。对方厅中《-40m》自由组合与制作《+40m》长线时所意外灵感得来的印制模范的自由组合就会理解;以及对《+·-40m》正负形的自由与规律的有机的内在联系就会有所理解。我想若看了谭平从具象写实绘画入门学起,到中央美院毕业留校任教。之后又到德国学习现代绘画5年,之后又回到中央美院从事教学、教学管理的20多年工作历程,再回到圆厅看他这条《+40m》的一划线,我想大家一定会在阅读欣赏中会有新感触。就会感受到:这是一条由具象而来抽象到极至的线;这是一条东西方文化理念在谭平艺术人生中融合之后的一条线;这是一条还在连绵曲折而延伸的线。这是一条集谭平艺术修养,知识结构,生活阅历为一体的综合线。这条线它不仅仅划破了木基、纸基;它还划开了人们的思维空间;划开了人们的内心世界;划开了人们固有的习惯性的艺术观念;它会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记忆,给人们留下了无限的多维度的想象空间。

  第二点,我想说的是,谭平的“一划”展是给中国美术馆展览理念提出的一个新课题,“一划”这种极抽象作品能在倍受众人注目的中国美术馆最高艺术殿堂中最重要的圆厅展示。是对当今“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最好体现,使我们真正感受到今天文化氛围的开放性,感受到艺术的多元性和尊重差异,包容多样,这是艺术发展到今天形成了多元化的大的文化氛围才能做出的实验性、开创性艺术作品。

  总之谭平这个展览是一个轻松而有现代设计意识的展览,给人们传统思维理念上深深地划上一条令人难以忘记的痕迹,发人思考。我再次衷心祝愿谭平家将这条艺术轨迹不断延伸,能引领中国当代艺术向着良性方向发展。

作者:马书林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