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一条鱼上了岸会有什么感觉?鸟钻进水里会看见什么?袁敏说他脑子里会常常出现这些问题,这可能与他的经历有关,他过去就在过着一种不断变换场景的生活。他起先生活在巴山蜀水间,后来去了藏区(那里离天很近),再后来又来到了大海边(这里离天又似乎很远)。所以,在他内心深处常常有一种难以言状的情绪和感觉。这些情绪和感觉,用绘画语言来表达最适合不过了。
袁敏的大部分画作都是非常写实的。几乎每一幅作品都是精心制作,给人以一种刻意追求细腻的艺术效果的感觉。也有些作品用了其他的表现手法。在我看来,用什么样的手法,是根据主题的需要,或者说是心情的需要决定的。在写实绘画中,他喜欢那种再现物体时的欢乐。在抽象绘画中,他说很迷恋那种“肆无忌惮”地用色时的快感。
其实,长期以来,他一直都在尝试着如何在写实作品中营造出一种抽象的意境。总是想通过对画面的深入刻画、对色彩的纯洁化来表达内心的一些抽象的、茫然的、甚至有些是忧伤的情感。在他的作品中不难发现,有些时候他已经将这些情感溶入到比如刻画土墙上的一条裂痕,一根破船上发白的桅杆,一双不知所措的目光之中。在他早期的藏族题材中,作品里较多地流露出了一种孤寂的茫然的心境。他说这种情感是在藏区获得的。那里的草原深寂、旷远,向前一直延伸的原野,云朵下面的暗影,阳光明媚,阵阵暖风伴随着孤寂的人物。这些情结因素成了他当时作画的主题。
与草原不同的是大海。大海更加辽阔,凶猛,无情。他已经伴海生活了十几年。在海边,我们会常常看到一些被风吹雨打不知多少年的破船。破烂的身躯躺在那里,发白的木板有些伸向天空,貌似活物。周围散落着不知名的鱼的骨骼。他说他每次看到这样的场景,内心总有一种生死轮回的感觉。在这些以海边为题材的作品中,他也描绘了这么一种情绪。无论是那些有人体有船的画,还是那些有惠女的作品,都渗入了他个人对生命意义的一些见解。
袁敏的画与他漂泊不定的生活一样缺乏一致性。然而仔细观察,画中所流露的情感是一样的。他是一个率真的人,他画他想画的东西,画自己的体验,对生命以及对生存的理解,在他的作品中再现了他的真实;我们也常常对自己说:“人只能活一次”。那么,我们死后的世界又是一个什么样子的呢?
--1999年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