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灵魂密码——李岗水墨的符号意味

  抽象艺术大师赵无极说:“绘画是一种个人才情的表现:有些人停笔了,也有些人可以一直进步,有些人跟随别人,有些人创新,这就是才情的不同。是潮流、历史、社会都无法改变的。”李岗的才情表现在他的水墨艺术之中,李岗以墨和彩构建了一个以抽象符号组成的有意味的水墨绘画空间,令人在视觉上仿佛感悟到 —“视乎冥冥,听乎无声,冥冥之中,独见晓焉”;李岗从水墨画的写实风格转变为抽象的写意,从传统的笔墨程式拓展为某种在墨与彩的综合材料下出现的抽象符号,这正是画家的才情使然,而这种才情正是赵无极先生所说的一直进步的、锐意创新的那种。
  李岗的才情是以其近作《心象系列》为标志才被人所认识的,并得以展示的。
   一位有创造活力的艺术家,只要不懈地执著于精神性的追求,只要上升到形而上层面去追寻艺术的意义,就再也不会回到世俗的物质世界去,而在“心象”当中编织着有意味的密码。李岗水墨《心象系列》的出发点是,绘画语言的转化和本质上的由“笔墨自觉”到“艺术自觉”。
  《心象系列》,意在显现心灵的图像,而这种心灵图像则又与画家无意识中的“文化密码”所契合与同构。这是一种以墨彩在宣纸上纵横涂抹的图像,它抛弃了固有的视觉习惯和常见的程式化语言,代之以新的视觉感受和符号刺激,这种抽象的、内涵复杂的心灵性图式是凝重、复合、动态的,还略带一种飘逸与空灵的意味。就作品而言,“心象”以密码的方式在纸面上袒露,是画笔与宣纸碰撞的痕迹和画家手感与其心绪相制约的过程的作用结果,实质上,这是生命表现和精神存在的实现的过程,最终结晶为一种文化层面上的心灵密码。当它展现在艺术的语言层面时,它是一定的视觉符号、心像图式以及两者结构而成的话语方式。
  分析“心象”的语言符号程度,可以分为这样两个方面:一是以阔笔纵横挥洒涂抹而捭阖的一种心境和情绪话语;二是用紧劲而绵细的线条随意“写”就的一种指意和特定“语码”。这两个方面程序性的叠构而成整体语言,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和精神震荡,而画家的“心象”正是靠这种符码式的话语传导的。
  不论《心象系列》中,板刷、毛笔在纸面上的不经意挥写显得多么随心、无意,但在其背后却隐伏着一种先在的动机,这种动机有时是生活中的某种现象的偶然触及的那种即时性的感觉,它可能是此岸的,也可能是彼岸的,可能是实在的,也可能是虚幻的,等等,生命存活的任何状态都可能成为这种动机。在创作中,由于制作表现的习惯性所留下的必然痕迹,使偶然性动机产生了必然的墨迹,而成为画家程序语言符码的一部分。这在不同的艺术家那里可能成为物象实在的再现,也可能表现为心像的表达。
  问题的关键是,李岗作为一个心态表现型画家,画面中那涂抹皴擦的肌理和自由洒脱墨线的痕迹已不是传统笔墨语言的延续,而是现代情绪与心态的置换,它是独特而又不可复现的一次性痕迹,这是《心象系列》图像结构中所流露的。在框架式的墨痕中及散落的象形符号中,有着对传统笔墨的眷恋,但已失去往昔状貌物象的单一功能,而成为心像、精神的符号载体。但是,李岗的《心象系列》中还的确存活着一种笔墨精神和情绪,这是源于自我对绘画本身的理解,而这一点正是他现代水墨创作过程中的精髓。
  这种笔墨精神与更多层次的生命精神不可同日而语,生命精神是每个艺术家自己独具的活力,是不可重复的。但是熟练的技巧与操作方式,并不是真诚的生命体验过程,而是熟练技艺的惯性感觉。因此,李岗有必要警惕在自己现代水墨中那些没有生命过程的笔墨游戏和图式呈示。
  由此看来,所谓“心象密码”,显然区别于视觉可以直接从画面上感悟到的图像,那就是一种隐含着的、靠体味而复现的心态与精神,是一种不可捉摸,亦多义性的情绪化语言符号。它往往伴随着画面上视觉符号的冲击力,在感悟者那里引起某种心态波动和精神刺激,并且,它有着因人而异的特质。
  李岗在《心象系列》中,所流露的正是作画过程中那平衡的心态和精神的律动,但是,那赭色、墨色中也分明透出内在的激情。画面上那干湿枯淡、快慢疾徐都浸润着画家的情怀理念,因而,这种心态化、情绪化的涌动,感应着人们的神经系统,并与笔墨志趣紧紧扭结在一起,左右着“心象”密码的生成。它的外在形式折射着艺术家的内在性情,但它作为“心象”的图式则是来自艺术家对生活感悟到的那种动机在画面制作过程中的作用,这样由“心象”转换来的绘画图式便自然是美妙无比的,并消解了外在的负担和繁琐的程序。
  《心象系列》作为水墨画,它打开了健康的心理表现空间和语言对话机制,这是真正的精神世界。
  李岗在《心象系列》中,主旨并不在于致力于水墨语言革新问题的解决,只是让人从中感受他的心理状态和画面所构成的系统指向,而形式语言只是绘制过程中的自然流露。当然,就李岗的作品而言,深入到他的内心世界,其实只是对他那程序符号的把握和对一种话语述说的理解问题。
  绘画在某种层面上来看,是自然状态中出现的一种自如、自在、自为或自主的结果。那么,在《心象系列》这一现代意味的水墨作品当中,我们读到的是强烈而直接的人本意识和自身醒悟,扭结着情感的呼唤,梦幻般的心灵之谜,也有狰狞的可怖情境和阳刚伟岸的豪放和舒展,当然,也不乏委婉柔顺之绵绵情思。显见,李岗强调的笔痕、墨迹、肌理所产生的意绪与情思,用视觉符号启迪你的“心象”话语与之沟通,欲说不止、欲罢不能。笔墨所到之处,不论线长线短,都成为感情活动的痕迹和图像。
  80年代中期毕业于吉林艺术学院的李岗,1995年在中央美术学院进修,2000年调入北京联合大学商务学院艺术设计系任教。北京的艺术氛围开拓了他的眼界,使他坚定了自己的艺术信念,并致力于寻找自己的语言与样式。在滚滚的商潮喧嚣中,他在北京东郊的画室里,静下心来探讨水墨语言与“心象”密码的表现。一个人能如此平和淡泊、才能心怀致远,画作得无声寂寞才能与艺术息息相连,这不仅是为人为艺术的一种心性,也是一种感应自然、社会、艺术的态度,李岗就在这样的精神背景中,凭借他对世界的体验和想像建构起了自己的“心象”语言。
  《心象系列》在一系列抽象语言和精神内涵和谐统一中,令人感受到情思与艺术息息相通的生命追求,一种艺术精神的释放,感受到水墨艺术在新层次上的鲜活精神。李岗的现代水墨中并没有“前卫精神”的标榜,也非玩弄抽象艺术的赶时髦者,他也不完全唾弃“笔墨”,他是他自己,他只是在“艺术自觉”中,表达自己“心象”的密码。诚如画家自己所说:“我喜爱人类的史前文化,在古朴神秘的同时又饱含了人类的智慧与天性。我崇尚魏晋时期的风骨,也赞叹殷商青铜大器的凝重与雄强。”把心灵和自然拉近,调动直觉和主动,在精神上不切断与传统的血脉联系,但在手段、语言上走出传统,思想上会感到生命由衷产生的一种精神萌动,并因而在笔墨、工具、材料中产生超越,充分体现出一种生命的体验和心灵感应。
  李岗把对自然的领悟与对人生的体验重叠在一起,在一种精神的统一关照下,去寻求一种原始的冲动,这是和谐深远的韵调,是自然的返璞归真,是对人性的歌唱和真真切切的精神体验。


 

作者:徐恩存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