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中国的雕塑与外国的,也就是希腊、意大利的雕塑的不同在于外国的雕塑是城邦的艺术,中国的雕塑与宇宙为伴。前者激情,是神话,人就是创造之神。后者往内敛中去,是文人、诗人。这几年,何黎霞为创作时常去北方的黄土高坡和历代圣贤出世地去瞻仰古人的雕塑,每到春萌时分,古雕塑带着雨淋的苔绿,沧桑洗礼的古朴,古道傍长河流水,何黎霞分明地感受到古雕塑在倾诉,对着每位观光客,互相交融没有一丝隔世感,与流淌的长河一样无穷无尽。中国雕塑就是这样一种意境,其实中国文化和中国人何尝不是如此。
于是何黎霞尝试塑造一种绵绵的畅想,把古文化的精神和她理解的的传统思想结合现代人的畅想塑造出来。雕塑是最概括的,凝固的故事,这是一个古老的神话,何黎霞创作的“湖畔”,长发依托着长河,是一种象征,雕塑也在倾述,历史不能只靠自然感觉,自然作品中的裸女不能太写实,女性对历史的感觉依附柳叶诗化了,柳叶是琐碎的。但朝着一个方向顺势而垂,何黎霞与雕塑一起在畅想,把女性雕塑语言特有的柔美和上柳叶的畅想之中。
当代人进行雕塑创作,如果一味往雕刻中去,虽然保存了塑造材质的古朴,却反而使作品过于实在,缺乏了文人的情趣。何黎霞将作品置于自然景色之中,就是将艺术作品的创造性与自然和谐,使观赏者在欣赏作品时,不是一味关注艺术家雕刻的技巧,而且在非常抒情的畅想中有沁入心境的互动,用当代的话讲,叫人文的意境。正如何黎霞所说:“一块山石,造形是古朴自然的。但一入花草树木之间,山石就朗润有了生命,生命就是情感,这就是当代人在现代进程中特别需要的情感畅怀。”
作者:高启明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