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著名画家李羿作品欣赏


李羿(原名李晓燕),1975年生于山东高密,中国当代女画家。2011年北京荣宝斋画院首届花鸟班师从霍春阳先生修练国画;2014年中国美院研习书法;2019年中央美术学院探究创作。李羿自幼酷爱笔墨艺术,师古人、师造化。逐渐形成了静中寓动、清新古雅、空灵脱俗的没骨画风。


(和美)


(荷塘金粉)


(荷塘月色)


(花鸟六条屏)



(花鸟写生系列)

老子曾告诫孔子,古人只留下那么几句话,连骨头都没留下,所以要辨证的吸收学习,不可生搬硬套。有人追究南宋水平高还是北宋水平高?我认为研究一个人、一幅画高在哪里也许更重要。人生苦短,把有限的时间和精力进行分配,把更多的时间用在与经典画作的直接对话上会受益更大。

随性随感而挥,有众多名师点路,但更多的是自己的感悟。 曾记得霍老在酒桌聊天说到过,人最大的智慧是自悟。一则真实的故事,有位打磨轮胎的师傅技艺高超,为了把经验保存下来,他做了认真的笔录,可是后人无论怎么研究他的文字都达不到那个水平。因为高明的东西是只能意会而无法言传的,只可以具体到尺寸,真正打磨的程度却需凭的是经验和感觉。艺术同样的要心手合的去领悟,艺术的学习不是阶段性,应是终生制。

真正的画作的美是要经得起推敲,经得起品读,要能引起心灵共振的东西。在花匠的眼里或许整齐有序是美,在画家的眼里,自然的姿态,自然的伸展,自然的疏密扭转也许有残缺,也许有残破,但真实的,富有生机的,才是更加美丽的!

好的画作应该是活的,无论是植物还是动物,美是还原天性的,都应该赋予它比真实的物象更多的生机和活力。作品要适合自己心性,不能随波追流。艺术两个字可以分开来看,艺是道的部分,是追求本源、本真的东西。而术是技术甚至加钻营,只在术上下功夫是短命的。需要选择或体会灵魂深处的东西。


(凌波出尘)


(没骨荷花系列)


(清凉世界)


(清影)


(裳舞)


(映日)

三十年前,一支笔伴着我宣泄着情绪,挥洒着热情,孜孜不倦,苦中作乐。没有精力去考虑怎样去迎合别人,情商低的让自己都头疼,但这天性中有着纯净秀逸、灵动执着的一面,同时朴素本真。造物主不可能把一个人塑造的完美,有些许的优点,更有缺点,这也算是残缺之美吧。

我深信对生命及万物敬畏、以物载道,厚德载道,才能自然天成。在大的中国文化背景中去体悟浸润,在大雅若拙、内刚外秀,天真朴实的基础上,去努力追求清韵静雅、气韵悠然、淳厚凝重、浑朴简拙、绵动从容的意境。

(文|李羿)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