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艺术创作不是即兴表演也不是三笔两笔号称“写意”的杂耍,负责任的创作是一个十分痛苦的过程。画家的灵感和艺术理念要通过笔墨的形式语言表达出来,在这个过程中画家要选用一定的素材、艺术符号、画面构成形式来描绘。创作是艺术活动的最终目的,实现这个目的要有许多前期的知识要学习。创作不是孤立的,它是画家的技法和生活感悟的最终融汇和升华。
一、山水画临摹、写生和创作的关系
初学绘画的人都知道学习山水画首先要临摹,但是对于临摹的具体作用、临摹到何种程度以及在临摹学习古人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吸收什么等等问题的理解比较模糊;写生的目的是什么?对创作有何作用?不是说你去风景名胜区写写画画几张作品就是写生,写生要有目标性,在写生中要解决什么问题。
山水画教学主要分为山水临摹、山水写生和山水创作三部分课程,初学者往往会把这三者割裂开来。临摹写生和创作三者的关系不是先后的关系,而是一个不断往复的过程。在四年的高校本科山水画教学中,一般会进行临摹、写生、创作三个回合的循环,在每个循环中对临摹、写生、创作吸取的营养和目标不同,在循环中学习者的眼界、技术和对传统绘画的理解感悟不断提高,这个学习的过程也是对未来艺术风格取向和目标的不断接近和修正。
刘明 心神无俗 137x69cm 纸本设色 2019
山水画临摹是学习山水画的第一步,临摹不能过于“细致”,也不能过于“粗糙”。不能过于“细致”是指临摹过程中不能局限于原作的一笔一划的得失,不要刻意描摹原作的用笔,要观察和体味原作的整体画面气氛。不能过于“粗糙”是讲要仔细观察原作的运笔精神,注意笔墨的细微处转折和变化,不能是是而非。山水画的临摹主要解决的问题:第一是树石的基本技法,包括树石结构、笔法、墨法、章法等;第二是体会、理解古人的观察方式和艺术语言的表现形式。在一千多年的社会历史进程中,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自然山川的结构并没有发生多少变化,因此要体会古人如何通过观察把自然的山川转变成艺术中的山川,在哪些方面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解决这些问题有助于日后创作的提升。
山水画写生是到大自然中去,观察山川和体味自然。这时你会产生许多疑问:面对真实自然如何下手表现,怎样取舍,如何构图等等。脑海里会浮现你临摹过的古代大师的一树一石,但是古代绘画中树石又好像和眼前你看到的真实树石相差很大。产生这些疑问都是很正常的,要琢磨古人面对自然时是如何取舍如何表达的,这是对古人作品的印证。写生的另一个作用是当你面对着自然山川时要学会与大自然进行“交流”,学会欣赏自然,细心琢磨山川之间的不同特点,不同时间段同一处山川的色彩变化等等。
山水临摹和写生是基础训练和体验,最终都是为创作服务的,画家的艺术才能和潜质也要在创作中得到体现。临摹、写生的经历和感悟,可以使得观赏者在你的艺术作品中更多地感受到你对传统的继承和当代生活的理解。
刘明 溪山怀古 240X150cm 纸本水墨 2018
欢迎关注、点赞、收藏、转发。粉丝长的飞快,受宠若惊。
感谢粉丝、读者们对理论与画作的喜爱!十分感谢~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