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一位顽强的写实主义者 —— 宋涤

自“五四”之后,中国画界涌现出不少杰出的大师如齐白石、黄宾虹、潘天寿、徐悲鸿、林风眠、李可染、蒋兆和……正是他们把中国画创作向前推进了一大步,使其具有现实的精神和创造的活力。在这些大师身上,人们领悟到这样一个真理:中西融合是中国艺术,也是中国画发展的总趋势。而中西融合的途径,又是多种多样和不拘一格的。


· 宋涤作品

一个画家只要对中国传统和西洋艺术有深刻的理解,把自己的艺术创造牢牢地扎根在生活的基础上,经过认真的钻研,定能做出成绩来。不同学派的争论,即使它有门户之见,也会促进中国绘画的发展。


· 宋涤作品

画家宋涤很少公开露面和表示态度。他默默地思考,勤奋地在作画,在探索,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宋涤的画作愈来愈引人注目,愈来愈有影响力。他走自己的路。他似乎用自己的画作来表明自己的立场和观点。


· 宋涤作品

宋涤是完全倾向于写实主义的。他是一位顽强的写实主义者。写实主义或称现实主义,不论在中国和外国,源远流长。因为它有过光辉灿烂的历史,近百年来在西方崛起的现代主义,出于学派偏见,对它加以否定,致使人们产生误解,以为写实主义是过时的语言。其实,紧密的写实,并非自然主义,它即可表现客观物象的美,也同时可以传达作者的内心感情,达到主客观的统一,外美和内美的统一。


宋涤作品

宋涤认为,中国画写实的途径远未探索透尽,有无限的前途。因此,他怀着极大的兴致在生宣纸上探索写实的美,探索在形似中付神,在表达物象美的基础上抒发感情和表现神韵。如何创造新的、有个性的写实语言?宋涤经过反复研究和思考,决定在发挥中国水墨传统以点线为主要造型手段的基础上,大胆吸收西洋画的色彩和造型。

他充分利用中国毛笔的优势,坚持中国骨法用笔的传统,但同时用融合了西洋冷、暖色调的色彩直接入画。这样,宋涤的画既保持了中国水墨画的特色,又使这特色得到补充和发展,使绘画造型更立体、更丰满,更有空间层次。宋涤的这种彩墨画兼有中西绘画的长处,容易为世界人民所接受,这当中也包含有他希望使中国画成为世界语言的宏大意愿!


· 宋涤作品

宋 涤


中国彩墨画开拓者

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教授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

宋 涤,笔名建公,1945年出生于今山东省烟台市牟平区,自幼在北京读书。1968年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著名画家,开创了一代中国画的写实主义新风。


文章由北京京海墨韵新闻中心整理发布

微信关注公众号“北京京海墨韵书画院”或 京海墨韵艺术馆“,了解更多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