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山水有道

内容为访谈,采访聂彦锋。

谈学习山水创作需要什么,耐心阅读,定有所收获。


“走上山水之路已经20余年了,尤其是近10年,有很多话特别想说,借着这次机会把自己的心得、感受与诸君分享。”

第一、对山水的敬重

很多画山水的画家对山水画的着重点在笔墨的技法上,但我每一次在做山水之前,都对山水有一种油然而生的崇敬之心和尊重感,其实这跟我们儒家的天人合一的观点有关系。

一个山的形成,从岩浆的喷发到现在我们能看到它,从地球诞生到现在,已经矗立了几十亿年了。以它们的博大、稳重、宽厚,默默地感化着世人,我们人类在漫长的岁月中和山水相比也不过是一个“过客”,我们人为什么看到山之后会看到一种崇敬之心呢?

聂彦锋|山水有道

《碧树浸草香》 聂彦锋

因为人太渺小,当一个人走入山中之后,他只是山的一个组成部分,他感受的是山的全部,山的气息,那种博大、那种若谷,当感受到山之气之后,人自然就会产生一种渺小、弱势的感觉。当我们这代人消失不见的时候,山依然矗立在那里,山尚且几十亿年没有说过什么,没有标榜自己什么,它默默地在那里,还是感受这一代又一代的人,所以我们要向山学习,是一个画山水者的必经之路。

所以画山水之前要先有崇敬之心、敬畏之心。

所以山带给我们了什么呢?有人说是巍峨、有人说是稳重、有人说是磅礴,可能都有吧,所以人向自然学习,是人生活在自然之中的必经之路。

聂彦锋|山水有道

《清苑消夏》 聂彦锋

第二、拥有崇敬之心之后能做什么

人不跟人学习,人还可以跟万物学习,所以老子、孔子,都提出过这种“天人合一”观,

而“天人合一”观是我们中国深入骨髓的哲学观,所以画山水必学会做人。

人是什么?人是器,器皿的器。

就是你作为天地之间,能容多大的胸怀,能有多大的气息的一个承载物。

所以我们看到山,我们会尊重,我们会敬仰。是因为山的气魄,山的那种境界,装于无胸,撑开了我们的胸怀。

从原来的渺小,慢慢的一步一步感受到那种博大,甚至我们想跟山一样博大,这是人的可塑性表现得最淋漓尽致的地方,所以胸怀若谷是说人的胸怀要像山谷一样大,那么,向谁学习,不言而喻。

借山之气、借海之气、借天地之气,实际上是“撑开”我们的君子之气。

所以孟子说:“吾养浩然正气”这个气从哪里来,是从千千万万的人当中来,更多是天地万物中的山川、河流中来。

聂彦锋|山水有道

江村秋晓(三)2017 33x66 聂彦锋

当我们作为一个容器,随年龄不断增长,在扩充的时候,我们装下的东西会越来越多,越多越多,这就叫包容。

所谓自私自利、狭隘意识实际上就是你的心没有办法把天地万物装在其中。任何一个小事都可以触动你的敏感神经,这种敏感不要也罢。

所以古人在古人的赞美之词里,君子之气、浩然之气,是气息的气,所以我们作为承载“气”的物质、一个人,我们养的是我们内心的“器”,所以这就是天人合一的精髓所在,作为一个人要向天地学习,要向天地的意境学习,要向天地的广阔、博大学习。

将其装于吾胸,当这些山川河流都装在胸中之后,你的胸怀有多大,别人都能感受得到,所以孔子把这种气称为“君子之气”,而装不下别人,装不下万物的人称为“小人之气”。

聂彦锋|山水有道

《贤林高逸》 聂彦锋

这里的小人不是指那种阿谀奉承、自私自利、偷奸耍滑,这个小人的定义太窄了,小人是跟君子作对比而说的,这种“小人”是指他的胸怀之小,君子的君是指君临天下,包揽万物的博大、大气。

所以要想画画,先锻炼自己的“器”,扩充自己的度量、容量,与万物与宇宙合二为一。

感谢粉丝与读者们的耐心阅读。

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欢迎关注、转发。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