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富艺斯香港秋拍:从具象到抽象 聚焦东西方艺术大师对话

今季,富艺斯香港「二十世纪及当代艺术晚间拍卖」继续汇聚东西方艺术大师对话,从战后文化氛围,新思潮四起至突破传统的创作理念,媒材及手法等角度,开启极具个人特色的艺术形式,风格各异的艺术巨构,展现战后及当代艺术的多样性与深远回响。

当代市场再现人物具象热潮,探讨人与人、人与事、人与物之间的微妙关系,晚拍中所呈献的两位极具代表性的中国当代艺术家之作,再现绘画之具象表现的重要性。

LQOSdsGG9ucEyYToZIbErs17RYZztEOX6QsFQRjc.jpg

曾梵志《面具系列1号》

油彩 画布

200 x 180 公分

估价:14,000,000 - 24,000,000港元

创作是我的工具,是我与世界连接的途径。作为一名受各种文化影响的艺术家,我希望我的艺术反映出一个人当下的社会和美学体验。

— 曾梵志

曾梵志是中国最知名的当代艺术家之一,其艺术创作丰富多元,在国际艺术历史中也建立了属于自己的地位。《面具系列1号》是艺术家1996年创作的第一幅作品,尺寸硕大,构图生动,画面场景颇为古怪:两个人物都戴着面具,背景是一片朦胧含糊的赭色,常见于其1990 年代中的早期《面具》作品,如今极为罕见。画中两人在对方面前都表现得很自在,身体语言友好,女子把胳膊搭在男人的肩膀上。曾梵志笔下的面具是一个强大的隐匿符号,产生奇怪的表像性。两人的面具都处于隐匿真情的状态,介乎鬼脸和嘲笑之间,掩盖住他们的真实情感。虽然如此,还是有骚动和焦虑渗透了进来,那两双夸大且布满纹路的手就揭露了事实。曾梵志通过意味深长的笔触表现出成熟精妙的技法,其人物的情感总是集中在脸部和手部,带给观者的除了惊愕,还有反思和内省。作品蕴藏着隐喻,突显曾梵志对艺术史的敏感度和独特眼光。画面建基于艺术家自己的私人记忆,散发出独有的混合特质,奠定《面具系列》成为曾梵志最具辨识度和标志性的作品之一。

58KmyHRQHC2D8akSBiZtlsNnXK9ohKMWFsqjNo3q.jpg

刘野《她不怯对蒙德里安》

压克力 油彩 画布

200 x 170 公分

1995年作

估价:18,000,000 - 28,000,000港元

《她不怯对蒙德里安》是一幅精美的作品,散发着宁静和感性的光芒,结合了许多来自刘野最早期和最具辨识性的艺术特征中之元素。画中女性人物的脸有一半隐藏在阴影中,自传性的智天使坚定地踏步向前,蒙德里安的《百老汇爵士乐》一作紧随其后,好像试图要将其拖离组群。四个人物被对角的光线照亮,仿佛要突出微妙的紧张情绪下充满矛盾之动态。

长翅膀的女性形象扮演着既是保护者又是严师的角色,这恰好暗示了角色所处的微妙分歧。在她鲜艳的深红色连衣裙垂下之褶皱中,还可以看出刘野的布幕和舞台系列的开端,那个系列与本件作品开始于同一年。它对舞台的影射——同样由大型中央探照灯强化氛围,小天使手中挥舞中国戏曲中的长矛,以及他的女伴挥动着的剪刀,这些戏剧化道具——使人感到戏剧正拉开帷幕,这也许是对他们之间争论的一种轻描淡写。

其实这幅画作同时也极其具有平衡感:在这件作品中,不仅画面的构图被菱形的光源对角地隔开,而且作品的深度也由地面和墙壁垂直地勾勒出来,并且人物行进的轨迹也完美地对齐。此外,画中照耀的光芒,也影射出一种神奇感和对全新开始的期待感。对于刘野回归故乡北京,这是一个恰当的比喻,画中的智天使也同样突出了这一点。这件作品中的光芒从字面上「照亮了」他前方的新道路画。

从整件作品来看,我们陷入了完全是属于刘野自己的故事:作品诗意的情绪吸引着我们步入其中,并展开一出引人入胜的故事的开端、高潮和结局。

在形状、在色彩、在体积、在布局与留白,得以跨越具体的美丑价值观,流露艺术家对抽象艺术充满挚诚,创作时将挥洒自如的技法及对媒材的透彻领悟在作品中展露无遗,展现丰富多远的表现形式。

JeA27u2NaSSgaODTofCAhe5gdPX4L5XXz6jTOaCV.jpg

赵无极《29.05-31.10.68》

油彩 画布

81 x 100 公分

1968年作

估价:28,000,000 - 38,000,000港元

Zao Wou-Ki, 29.05-31.10.68, oil on canvas, 1968. © 2019, ProLitteris, Zurich

在1960 年代,赵无极的艺术经历蜕变,在国际上的声誉也达到新的高峰。在此时期,赵无极的艺术风格臻至新的境界,融汇西方绘画对颜色和调子的掌控,以及宋元传统山水的水墨神韵。作品蕴藏含蓄却唯美的风景,融合四元素和自然现象在其壮丽的抽象风景之中。

地平面升起,连同观众的视角:大海、高山、天空。甚至是形状,那些龟裂树木。你能感受到和谐的风景,… 画面既呈现意大利风格的透视,也有宋代山水的灵气,在宣纸上颤动。

— 多米尼克·德·维尔潘,<进入光之迷宫>,《赵无极,1935-2010年》,2017 年,26 页

赵无极在此作品中以苍劲力丰沛的笔触呈现出火、土、气和水四个元素间的缠斗,为平衡它们间壮盛的会合,画面巧妙地分成三个横向部分,为中央眩目的构图提供一丝稳定性。如果说1950 年代是赵无极「甲骨文」系列和符号的时代,那么1960 年代的赵无极则开始以一种不同的方法继续他的书法实验,在厚重的油彩中加入松节油稀释,重现水墨画韵味,给予他更大的自由度,创造透明的渲染和类似于中国文人在宣纸上形成流畅墨迹的视觉效果。此作品的下半部仿佛传统水墨质感一般,画面更呈现出书法「飞白」技法,笔刷轻轻蘸墨,快速拖过画面,形成跳跃感。画面右下角可见书法皴法,墨汁饱满的笔刷倾斜画出宽厚笔迹,产生阴影和质感,体现大自然之貌。唐代艺术史学家张彦远着《历代名画记》中,讲到用墨色之深浅代表五色,分别名为焦、浓、重、淡、清,各色之浓淡深浅又再可细分。赵无极通过此作捕捉到中国水墨的各种可能性,以西方媒材再现其神采。

SKgBeofxVuTrnPLZQDfoiBgs87EJQnwtJFBGhTIy.jpg

赵无极《构图》

水彩 纸本

37.5 x 28.2公分

1961年作

估价:700,000 - 900,000港元

Zao Wou-Ki, Composition, watercolour on paper, 1961. © 2019, ProLitteris, Zurich

二十世纪及当代艺术和设计日间拍卖

赵无极的艺术成就在于,作为一名中国艺术家,他沉浸在东方艺术形式中,能够借鉴自己的文化基础,并结合水墨、中式山水,写意笔法,以创造出传统书法与西方现代主义的鲜明对比。对西方人来说,赵无极的绘画达到了他们对想像中的东方期望,与此同时,赵无极在其创作方式和对西方抽象的诠释中被中国人誉为「东方主义者」。为了获得如此超然境界,赵无极结合了两个世界的精神,将他的创作标志,像运用占卜棒一样投射幻化于画布之上。他向我们展示了如龟壳裂缝般的油彩效果,他的咒语旋转跳跃在这些画中,并向我们靠近。(多米尼克·德·维尔潘,「进入光之迷宫」, 《赵无极,1935-2010年》,2017年。第36-37页)。

AI9lEY82GGj7tAt6MgBvZjpPInxzhu4VtFW59wue.jpg

格哈特·里希特(Gerhard Richter)《抽象画 (715-6 号)》

油彩 画布

84 x 69 公分

1990年作

估价:20,000,000 - 25,000,000港元

我喜欢一切没有风格的东西:字典、照片、自然界、我自己,以及我的画作。(因为风格是暴力的,而我不是)

— 格哈特·里希特,汉斯·乌尔里希·奥布里斯特, 文本:写作、访谈及书信,伦敦2019年)

《抽象画(715-6号)》在垂直和水平条纹中以深紫色和红色阴影呈现,是里希特的抽像画作中,如何开始朝着结构化和极简主义的抽象之方向前进。画中带有可见的条纹和网格,是一个美丽的艺术杰作,细看画面上散布着起伏的单色条纹和金黄色的炙热元素,这些颜色节奏般地从被破解的油漆层中显露。他重新审视了最钟爱的个人挑战,即用其通常更为柔和,低沉的调色板来统一明亮的色彩,这个主题呼应他自1972年便开始的红-蓝-黄色调作品。

台北预展现场之现当代艺粹

正在台北举行的富艺斯香港秋拍预展,让我们有幸近距离观看这些艺术大师之作,在同一空间汇聚西方战后及当代艺术,聚焦东西方现当代艺术先驱对话,以回应藏家不断拓展的国际视野以及愈加多元的购藏品位。

MufdNFLHeesUE5T8LEX1oekS2lHRNa3cHQFx93wm.jpg

​尚·米榭·巴斯奇亚(Jean-Michel Basquiat)《炽热的门》(左图)

瓷漆 压克力 油画棒 木板

218.5 x 134.5 公分

1985年作

估价:26,000,000 - 38,000,000港元

© The estate of Jean-Michel Basquiat / ADAGP, Paris - SACK, Seoul, 2019

创作时我不去考虑艺术。我尝试思考人生。

— 尚·米榭·巴斯奇亚

创作于巴斯奇亚短暂而激烈的艺术生涯后期,《炽热的门》是一幅具有讽刺意味的「双联画」,由重新架构的门板和围栏组合而成。作品从许多方面来说都是一件反绘画的、颠覆性的寓言式杰作,借鉴了来自西方重要之历史题材中近似的叙事和古典神话根源,但翻转被人们所接受的道德、精神、政治意义去满腔热情地讨论关于战后美国的生、死、爱、道德,以及公正,尤其是在美国黑人社群和其他边缘化群体中。巴斯奇亚着迷于边缘化群体所具有的力量和脆弱性,但是在《炽热的门》中,巴斯奇亚的主人公为一个无可争议的侵略者,而这个所谓的野蛮人的颠覆性男子气概,以一种迷人的野蛮力量推翻了经典的肖像画。巴斯奇亚的画作成为他内省的工具,以及在当时的非裔美国人社群中对与自己相似经历的寻找,同时将自身置身于作品中的人物身上,成为一种尊敬和认可他们经历的方式。

拍卖详情

富艺斯香港

二十世纪及当代艺术晚间拍卖

11月24日 下午6时

二十世纪及当代艺术和设计日间拍卖

11月25日 上午10时30分

JW万豪酒店

香港金钟道88号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