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建筑师四人谈:快乐建筑



建筑师四人谈:快乐建筑/快乐建筑


 时间  2019.11.24,周日,15:00-17:00

 地点  广东时代美术馆19楼主展厅西侧

 主讲嘉宾  阮文韬

 对谈嘉宾  覃思、何健翔、郭振江

报名方式 免费参加,请扫描以下二维码报名



“建筑是玩具,玩具是建筑;艺术可游乐,游乐可艺术。”
——阮文韬
 


我们活在一个资讯泛滥的年代,就连看多了Pinterest的人都敢称自己为设计师;标新立异的建筑体亦再不新颖,因为三维软件可以满足建筑师的任何欲望。然而,建筑师日后该如何自处?


过去四年,元新建城GROUNDWORK的创办人阮文韬不停地游走在一些似乎跟建筑没有建立起关系的落脚点上:人文精神、美学运用、开创精神。他提出在未来,建筑师及设计师应该更关注人文精神,并且成为资源及美学的整合者。


此次在时代美术馆的讲座与对谈中,我们邀请了阮文韬来讲述他的快乐建筑实践,以及邀请三位建筑师覃思、何健翔、郭振江来共同围绕“好建筑和好建筑师”“建筑的社会性”“建筑审美能力三个主题分解深入讨论。


香港K11,游玩仙山,2018
2019世界建筑节入围最终获奖名单



没有高大上的大师宣言,
没有行业内的相互吹捧,
有的是真诚、真实的探讨,
有的是接地气、能听懂的对话。
在报名讲座的同时,
我们还希望了解你最感兴趣的话题
(报名时记得在选择题上打勾)



01

好建筑和好建筑师


  • 你认为当下的建筑还有所谓的潮流吗?
  • 做好形式感与好建筑师是等号吗?
  • 建筑师所认为的好建筑真的能够和大众产生共鸣吗?专业评价是引导还是迎合?


02

有关建筑的社会性


  • 商品化以及全球化的背景下,建筑成了甲方的定制商品,这种状况下,如何看待建筑的精神或社会价值?
  • 原广司提出,科技的进步会带来社会系统性的变化。在过去建筑都做到积极应对,但如今相对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建筑领域并未得出好的答案,只是被动地接受,大家有思考过这个技术发展会给建筑带来什么?建筑师在其中的价值是?
  • 各位都有海外从业背景,从个人角度对比描述一下,国内建筑设计与普通公众互动关系的现状。
  • 对当代中国城市化的过程中,从建筑师角度有做过观察吗?如果有是什么样的观察结果?


03

有关建筑审美能力


  • 建筑审美的能力是依靠天生的自然感知还是需要通过训练达到?
  • 有什么途径提高建筑审美能力?
  • 对希望了解建筑的普通人有什么建议?
  • 对在校的学习建筑学的同学有什么建议?




 主讲嘉宾 


阮文韬
GROUNDWORK元新建城创始人


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注册建筑师,毕业于英国剑桥大学建筑系和香港大学建筑系(一级荣誉)。曾任奥地利蓝天组CoopHimmelb(l)au驻中国项目统筹,获《世界建筑下一代的建筑大师》之45位40岁以下特色世界建筑师之一。自2011年在香港创办GROUNDWORK以来,一直致力于社会性项目研究,不断探索人文精神与美学创新的糅合。完成了保留香港街市文化的「排档创新」设计,为香港建筑署编写了《城市儿童公共游乐空间设计》的政策。其极具创新意义的建筑,空间及展览设计作品,目前分布于多个国家和地区。

图为:“鱼仙猫山”充气艺术空间展,深圳,2018



 对谈嘉宾 



覃思
创思国际创始人

功能在左,美感在右。唯有两者相互统一,相辅相成,才是设计的完整表达。


澳门特别行政区注册建筑师、澳门大学亚太经济与管理研究所顾问。第十六届(2018)国际设计传媒奖年度杰出人物大奖获奖者。代表作品:上海世博会澳门馆(建筑设计),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建筑设计),台山华侨文化广场(广场设计)等。

图为:广东熊猫体育文化产业办公空间




何健翔

设计就我而言,就是一种对生活本源跟本质的一个探究。


广州独立建筑师和城市学者,源计划建筑事务所创始合伙人,比利时鲁汶大学建筑学和工学双硕士,中国一级注册建筑师,广州美术学院实验艺术系客座硕士导师,深港双城城市建筑双年展学术委员。

图为:红岭实验小学



郭振江


“我们每天的生活和活动轨迹都会产生很多数据信息,能不能从信息出发,利用信息变成驱动空间生成的要素,这就是我想做的,自下而上的设计方式。


广州独立设计师,2004年毕业于英国伦敦学院大学(UCL)获建筑学硕士学位。同年加入获建筑界最高荣誉普利茨克奖的英国扎哈-哈迪德建筑师事务所(ZAHAHADID ARCHITECTS)任职建筑设计师至2017年。2015年创立玳山设计事务所。

图为:人民公园,广东时代美术馆互动装置







艺术+思想汇——艺术家们思想汇聚之所在,是一个传播生活美学的公众课堂。“艺术+思想汇”自2018年起在广东时代美术馆内发生。作为一个美术馆与片区公众对接交流的窗口,在这里,将通过艺术家的专业认知与对生活美学的态度深入浅出的碰撞,让大众在思想与美学认知上得以新的启发,从而点燃内心对生活美学的热爱与追求。


通过每年举办多场与生活美学相关的分享活动,并配合美术馆年度的展览,在美术、音乐、设计、建筑等多个艺术领域,探究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美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合理应用。让艺术介入生活,生活充满艺术成为一种日常,更是一种美好的生活方式。


艺术+思想汇 | 竹编:经纬人生——从建筑师到手艺人

艺术+思想汇丨没有追随者的大师——卡洛·斯卡帕作品分享





推 荐 项 目

作者:广东时代美术馆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