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20-10-22 17:46
管昕然是90后艺术家,这一代艺术家与前几代艺术家的不同之处在于,她们生于开放社会,在一个多元的文化环境中长大。因此,她们往往是在全球化语境下审视自身,以国际视野看待自己的艺术。这使得她们从事艺术创作时,往往不受传统的束缚和材料的局限,而是能够吸收不同的文化资源,通过多种手段,甚至以多种职业齐头并进,来实现自己的艺术观念与人生价值。而管昕然就是这样一位艺术家。
管昕然1992年出生于北京,自幼习乐,打下了坚实的音乐基础。因此,管昕然的绘画与音乐之间,存在着一种有机的联系,其音乐的节奏和旋律,似乎一直贯穿在她的绘画语言中。事实上,管昕然学音乐的时间,远要比学画的时间长。作为理科生的管昕然,原来一直是把音乐作为一种艺术修养,而之所以后来走上绘画之路,则是因为一个巧合,即在大学选修时,她进入到文艺氛围浓厚以“反传统和理智主义堡垒”著称的美国巴德学院学习油画。正是在巴德学院,管昕然遇到了一位名叫Lisa Sanditz的油画老师,在其细心指导下,管昕然开始了抽象画的探索,并一发不可收拾,不仅爱上了绘画,而且还创作了许多作品,以至于后来读研究生时,她完全转到了绘画专业。
从管昕然的教育背景看,有两点比较特殊,也迥异于国内的许多同龄艺术家:其一,她一直是在美国接受高等教育,这使得管昕然更具国际视野;其二,她兼修了工程和艺术专业,曾先后获得美国巴德学院与哥伦比亚大学艺术与工程双学士、美国马里兰艺术学院绘画专业艺术硕士学位。也就是说,管昕然既有理性的认知,又有感性的冲动。这些都使得她在从事绘画创作时,不会拘泥于某种地域文化,较少有传统的负担,同时,又能够披情入理,情理交融,站在人类艺术的高度和广度上,去表现情感、呈现观念。正如管昕然自己所言:“艺术虽然是感性的表达,但是并不是放纵的感性,相反需要理性的支撑。而且需要很强的思考和逻辑约束,包含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就像克制反而更能激发画面的张力和情感的力量。”
事实上,抽象艺术的出现,伴随着西方工业文明的兴起,既是对工业文明“异化”现象的反拨,同时,也借用了不少现代文明的知识成果。诸如语言学、符号学、数学、物理学,以及精神分析学的发展,都为抽象艺术提供了揭示宇宙和生命本质的知识途径。管昕然正是从这个角度进入抽象艺术探索的,因此,人文知识的积累,使她能够以艺术史为参照,并综合各种文化资源进行创作;也因此,她的抽象画不是情绪的宣泄,而是理性的观照,是通过艺术来解放自身,进而解决现代社会面临的诸多问题。
在风格上,管昕然结合了冷抽象和热抽象两种表现方式,画面既有理性的结构,又有情感的渗透,尤其是注重色彩和线条的隐喻关系,使她的绘画总是带有言外之意、弦外之音,颇具象征意味。正如管昕然总是用一些诗性的标题来命名自己的作品一样,在表现手法上,她也很少以画笔进行勾勒,而喜欢用刷子尽情涂抹……诸如此类,都使得管昕然的绘画更接近音乐,跌宕起伏,婉转悠扬,既有内在的韵律,又有视觉的张力。
可以说,管昕然的抽象画,已经在诸多抽象绘画的风格中脱颖而出,发展出了一种自己的风格。其中,音乐元素的融入,不仅丰富了抽象画的形态,也成了管昕然的绘画标识。同时,文化身份的多重性,即作为中国艺术家,又长期生活与工作在美国,又使得管昕然的绘画融合东西文化,具有了开放的品质。尤其是后来她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希冀以西方艺术的方式,激活中国古诗词、绘画和音乐中的某些神韵,更是超越了简单的风格样式,将抽象画带入精神层次,在灵魂深处找到了东西方文化的某种共鸣。有理由相信,随着管昕然深入地挖掘,持续地探索,海纳百川,博采众长,定能在抽象画领域走出一片新境,为当代艺术注入一种生机。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2020.6.7于北京通州
作者:杨卫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