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写给艺术家的第10封信_通往成功之路

           我们一直在复制着别人的影子

      我们按传统的技术延续,逐渐的形成了一种述说习惯。我们按抽象的思维去探索新的可能,结果大家都陷入了一种简单的拼凑和凃抹。我们按“市场”的需求去追逐,结果是违背了自我的初衷去“设计”。

       我们从一种规矩,走向另一种框架。我们企图象儿童一样,直接陈述材料的本身性格,表达着自我的“玩皮”,而失去了其思想的深刻性,得到的或许只是一件“漫画”的作品。
      我们反思着艺术的本来,编造着各种学术理论,妄想着突破已有的规矩,建立着全新的视觉状况,力图抛弃着感官的类同,努力变异着自我故事的另类述说,不忘时刻强调着自我态度的呈现。

       我们自称着是当代艺术家,却做着重复性的体力劳动。我们窥视着大师们的足迹,但又无勇气承认着自我的挪移和架接。我们将各种所学,搅拌变异,却也是藏头露尾的遊戏。无论艺术家的行头和表相多么不同,结果总是让作品泄露了机密。

       艺术的坦诚与学术,似乎成了艺术者的包装外衣,但我们一生企盼着这坦诚,这学术,也许这个过程才是艺术,至少是个追求艺术的劳动者,或是行动者。       也许艺术的标杆已经立完,我们只是个绕着标杆行走的人。

      我们在极力的宣讲着自我的新奇,其实我们的内心,都是在拼凑与矛盾中前行,努力偶合着等待着未知空境的浮现。

      有时市场与理论家给了我们一些粉饰与抬举,冠以“当代艺术”一说,其实我们也只是在迷茫中燥动,在自我安危中恍惚,挣扎,解答着一个个解答不了的题目。      有时只是为了些“名利”,藏起了自己的虚伪和无知。几乎都是在“抄袭”中宣读者自己的“誓言”,互相争辨,互相争夺。

      似乎一切都显得不真实,确实也在无奈的半醒时分,隐约能听到灵魂的叹息——回到本来,回到初衷,回到责任,回到使命。(2020年4月27日王亚中)2011年与尊敬的老朋友,世界摄影教父罗伯特·弗兰克和夫人艺术家琼,在纽约苏荷,弗兰克居所工作室。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