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20-10-25 23:48
中国画的书卷气,显然是一个很重要又难以尽致的因素。古人云,“笔底深秀,自然有气韵”,而“下笔有书卷气,有书卷气,即有气韵。”可能大多数人认为那种有浓重文人画意味的作品才可能称之为有书卷气。其实不尽然,但凡有气韵和境界的作品都应视为具有书卷气的作品。这正是当代国画作品的一个重要特点。
在李超南的作品中,我感受到了这种书卷气。气韵是属于精神范畴的东西,而在画面上呈现的结果应当是意境。如何处理好“书卷气”、“气韵”、“意境”三者之间的关系,是画家李超南着力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作品的书卷气,以痕迹浑融为妙。“痕迹”在这里可理解为作品技艺的存在,以及作品映射的生命感悟之意。这两方面,在李超南的创作中都有到位的表现。其作品画面创立的浑融之态,首先体现在虚实方面的处理。笔墨处理不到位容易“跳”,过跳则易局限喧闹;如若过于圆融,难以藉形达意,遑言创造意境。
在中国画分寸“度”这一把握难点上,李超南的笔意弘大中藏着幽微,如《黄山云起》、《春岭云松》、《岭南春早》等,整体看气势磅礴,篇幅巨大,细看时点墨俱精,山石云树的深浅、远近、疏密的晕染相得益彰。
其二是对生命和生活的感悟。李超南的画作不仅仅是描绘山川流水,感叹自然之美,局限于微观的小我情绪,而是能置作品于自然和生命的相合之处,例如《春归》、《春之曲》、《山里人家》、《太行人家》等,于广袤天地中深入观察微小的生活场景。这种仰之弥高所取弥精的尺度,虽然无法达到尽善尽美,但其确实做到了自然与生命浑融大观的境界。
对于艺术而言,意境的追求和创造是最难的事情,而李超南作品的内在气韵与意境,亦来自他对自然山水与生命的真实感悟。他的山水画作,多以亲历印象,即山水写生为依据,并且植根于当下的生活,从不依傍古人,具有自己的独创性。无论是平静幽然的山水人家系列,还是壮丽秀美的黄山系列,都独树一帜,内蕴深情,别有韵味。在画法上,着重突出真实的自然意境、氛围和内在对自然山川的体验。
立意定景,观李超南的作品,画中所营造的意境况味甚至超越了对技艺之美的感受。“飞透纸窗斜取势,吹回溪面舞因风。身游水墨画图中。”意蕴生动的绘画妙趣非常,可令人如同身在画中一般,李超南的创作有此宽快悦适之意。其画面层次分明、墨色相随、造意别致,走进他的画中,我们就彷如走进了自然灵气与生命烟火相构而成的大美世界。
中国山水画可谓取赏于潇洒,见情于高大,随后再进入环境、气氛塑造的施艺过程。这个创作的过程,须有一个文化人的阔大胸怀,一副沉稳执着的心力。不难看出,李超南拥有这样的胸怀与心性。然而,他又能将生活工作中随处可见的花卉、树石这类普通生活场景作为绘画的主题,他所塑造的轻描淡写的水墨表象之下,寄托着更厚重的精神世界,那便是对山川草木的深厚感情,对自然生活的热爱,其作品的书卷气息也由此而来。
作者:饶佳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