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20-10-25 14:44
一.怎样选景
选景首先是自己喜欢的、让你激动的风景。切记不能尾随别人,随随便便抓个景来画,往往画不好,原因很简单:他人的意识强加给你,未必适合;他人的审美代替不了你自己的审美,每个人接受到教育环境不同,是有差异的。在选景的时候,要找到恰当的着眼点,根据自己擅长的技法特点,有所偏重,好看的景不一定入画。选景时要注意的两点:第一是风景与太阳的位置关系。早晨时,西边的景受到阳光的直射,色彩饱和。而东边的景相对逆光,色彩倾向不明朗。如果考虑到用早上时间完成一张画的话,优先选择西边的风景。下午时,由于太阳的位置变化,正好相反,东边的景色彩上优于西边的风景。第二,突出主体、意境,优先考虑色彩。多数学生选景时,缺乏画面的主体意识,往往看到风景还不错,就开始动手就画,画面中没有主体、重点,像一张画的局部,分不清主角和配角。更谈不上产生意境,意境的前提必须被眼前的风景所感动,情与景交融,从而有了表现主观感受的愿望和想法。意境成为了画好风景油画的重要因素之一,意境深远,作品的品位自然高,意境平淡无奇,作品必然低俗粗劣。油画风景与国画风景不同,油画独有的色彩美及材质美是国画不具有的,从某种意义上说,油画的优势还在于色彩,油画的色彩具有较强的表现力,所以,在选景时我们可以让学生优先考虑色彩,美的风景首先是它的色彩打动你,其次才是它的造型。
二、构图与构成
在选定景之后,就可以开始动手写生了,作画过程的第一步即构图。通常我们会把想表现的主体放在画面的显著的位置(黄金分割线或者黄金分割线点)上,很多成功的创作基本上都遵循了这一规律。但有时因为意境的需要,我们可能会把主体安排在画面的边缘的位置,比如说:表现空灵。就像南宋山水画家马远和夏圭一样,被后人称为“马一角”和“夏半边”。艺术需要创新,只有去不断的探索新的规律,才有生命力。好的构图,主体与背景融为一体,相互映衬,反之,没有了主体和意境。构图与构成同时存在,在构图之前,就必须考虑构成,考虑构成的元素选择,思考对称、均衡、疏密、大小等等形式美的法则在画面中的构成运用。构图只是画面中大的布局变化,而构成可能涉及画面中每一平方厘米的位置。如何把客观对象转化画面中的点、线、面的构成,是整个风景油画写生中迫切要解决的问题。转化得自然,客观美能变为艺术美。许多人知道“构图”,但不理解“构成”,这可能是专业和业余最大的区别所在!“构成”恰似中国书法中的“框架结构”。每件书法作品就是一幅画,而每个字相当于一幅画的一个局部构成。
三、画面色彩关系的处理
油画的魅力就是色彩,油画颜料能像宝石一样发出光芒,在众多的印象派大师的原作面前可以看到这一点。然而多数同学在初次接触油画风景写生时,色彩往往把握不住,容易出现脏、乱、灰。画色彩首先是颜色之间的搭配,同类色、类似色以及对比色搭配。就像穿衣服一样,怎样穿才协调、耐看。红色配绿色并非难看,搭配得好,色彩更具品味和魅力。后印象派的凡高和高更就喜欢用对比色的搭配,中国民间美术的工艺品中,红、黄、蓝、绿的搭配也较为多见,同样好看。哪种红配什么样的绿就成为我们要思考的问题。一种方式可以以客观世界为依据,用色彩的冷暖、色相、明度找准客观色,大自然就是我们最好的老师,自然界中的色彩搭配本来就很漂亮。另一种方式则是以心理色彩为主,像德国表现主义绘画,挑选自己平时喜欢的几种颜色构成画面,具有一定的经验性,主观能动性更强。不管用哪种方式,都应该先把对象进行慨括处理,将复杂的自然简单化。在简洁、概括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层次、细节,从而做到简约而不简单。黑、白、灰是隐藏在色彩背后较为重要的因素,画面的脏和灰一部分的原因是由于黑、白、灰错乱导致的,所以调整黑、白、灰的均衡及比重也是画面色彩亮丽的重要一环。
结语
油画风景写生自由开阔的空间艺术表达形式,也为油画艺术家的写生与创作提供了广大的思考维度与无限发挥的艺术可能性。纵观中外美术发展史,任何一种艺术形式与绘画造型表现语言的呈现,终究是艺术家个人情感与性格的产物。油画艺术家与大自然的情感交流,本能地反映在构图、色彩、用笔等主观的艺术性画面处理上,其中既有风景艺术家的个性使然,同时也会带来艺术史中绘画技巧上的创新与革命。有时艺术家无意识的实验性、技术性的学术探索,往往能够带来美术史上承前启后的里程碑似的创作,这既需要艺术家的艺术胆识和学术勇气,也源自于对艺术无与伦比的挚爱。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