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唐云(1910-1993)
以课儿孙为题材创作的诗歌绘画作品,自明清以来屡有所见。古时,教子课孙多为私垫,私塾是私学的一种,始于春秋,到清代时尤为发达,遍布城乡。私塾的形式也分为几种,以经费来源区分,一为富贵之家聘师在家教读子弟,称教馆或坐馆;二为地方(村)、宗族捐助钱财、学田,聘师设塾以教贫寒子弟,称村塾、族塾(宗塾);三为塾师私人设馆收费教授生徒的,称门馆、家塾、学馆、书屋。塾师多为落第秀才或老童生,当然也有赋闲在家的秀才贡生自教家中子弟者。学生入学年龄不限。自五六岁至二十岁左右的都有,其中以十二三岁以下的居多。学生少则一二人,多则可达三四十人。
上官周《课子图》
张培敦《书城先生课孙图》
沙馥、王缘《课子图》
丰子恺《衍园课子图》
前些日自沪上得见海派大家唐云先生一九四一年所作《课儿孙图》佳作,此图便是描绘爷爷闲时教儿课孙的情景,画幅中部绘有古柏秀竹,树下石凳,坐着一位老者正带着小儿读书,树旁的瓦屋里,五个孩童或坐、或站、或行走着读书,或跗案书写,一派生气勃勃的学习场面。整幅作品充满着浓浓温情,那种闲适而悠然的生活学习状态。画作用笔苍润简淡,人物刻划颇似清代扬州八怪之一的华嵒,细致精妙,栩栩如生,仿佛景情再现一般。作品左上方题有两句诗:“半顷田园生计足,闲来亲自课儿孙。”题诗里不难看出绘者知足长乐,平淡安逸的心境。
唐云《课儿孙图》91×38cm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