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赏析:宋龙泉窑莲瓣纹碗

 

 

  武汉博物馆收藏的这件宋龙泉窑莲瓣纹碗(见图),高6.3、口径14.7、底径4.6厘米。器物为侈口,厚唇,深腹。通体施粉青釉,釉色青中泛粉,釉质细腻,光润洁净。圈足无釉,足底部露出磨砂。北宋中期至南宋中期,龙泉窑多采用圈足内放置垫饼垫烧,故器物外底无釉。

  宋代,由于经济文化等各种原因,我国陶瓷业得到极大发展,生产工艺炉火纯青,形成了中国古代陶瓷成就巨大的一个黄金时期。这一时期,各地瓷窑在产品造型、釉色、工艺等方面上相互模仿,大体相同,以至于形成许多窑系群体,成为当时窑业发展的一大特色。如以烧白釉印花瓷器为主的定窑系,以烧制白釉釉下黑彩瓷、褐彩瓷为主的磁州窑系,以烧制青瓷为主的钧窑系、耀州窑系、官窑系等。其中,窑址位于今浙江龙泉县境内的龙泉窑,就是宋代青瓷烧制之龙泉窑系的代表性名窑。

  龙泉窑创烧于晚唐五代时期,北宋时期开始创烧一种仿越窑、瓯窑风格的青瓷器,进入南宋后,龙泉窑开始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所烧青瓷火候高,胎质坚致细密。宋代龙泉窑烧制的瓷器主要分为文具、仿铜礼器、供器及生活用器四大类,以生活用器最多,如碗、盘、盆、碟、盏、壶、罐、钵、渣斗等,这件莲瓣纹碗,就是生活用器中的一件具有代表性的器物。

  龙泉窑十分注重纹饰装饰,莲瓣纹,是宋代龙泉窑瓷器上常见的纹饰题材,其他还有荷叶纹、云纹、水波纹、游鱼纹等,以刻划为主,另有少量印花、贴花。这只碗的外壁,从碗沿到足部边缘,竖行刻划一圈莲瓣纹,莲瓣肥硕,瓣脊明显,轮廓分明,凹凸有致,充满立体感,整件器物看上去,就像炎夏荷池中的一朵盛开的青莲,清雅脱俗,美不胜收。

  这件龙泉窑莲瓣纹碗所施粉青釉,釉面滋润莹泽,如冰似玉,极具美感,是南宋时期龙泉窑摸索创造出独具特色的两种纯净青釉之一,另一种是梅子青釉。这两种青釉又称石灰碱釉,是一种釉中助熔剂氧化钙(即生石灰)相对减少,而碱性金属氧化物氧化钾、氧化钠多些的釉。这种釉在高温下黏度较大,流动性小,可多次上釉,在烧成后,釉层中有大量未烧熔的石英小颗粒、小粘土团粒及大量小气泡,当光线进入这种釉层,会产生强烈的散射,所烧制的器物具有柔和淡雅的艺术效果。龙泉窑青瓷采用当地独有的含有石英、长石、含铁云母及其他含铁杂质矿物的紫金土原料,烧造的瓷器青翠柔润,晶莹如玉,被誉为“青瓷釉色与质地之美的顶峰”,体现了龙泉窑这一时期富于创造性的艺术成就。

  此器器型端庄,纹饰生动,立意高雅,尤其是其纯净的釉色,与明人谢肇淛《五杂俎》中所载五代后周世宗柴荣,为烧造瓷器颜色而御批之句“雨过天青云破处,这般颜色做将来”的意蕴深相契合,含蓄内敛,温润苍翠,精美绝伦,意境深远。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