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专访|汪亚霏:以有形之物解无形之力

Attachment.png

艺术观念:

处在当下时代的大语境中,现实与虚拟的边界似乎在被无限模糊着,同样地,在这被模糊了的边界中生存着一块灰色地带,那就是实在的形体与意义之间的联系。而又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中,人与人,人与物之间产生了大量的误会又或者误读。有意思的是,中国的哲学充满了误读的思想。当形体不再承载意义,而是以意义去承载形体。当中国传统在时代语境下被大量地误读。当量子纠缠证明精神是实在的物质实体。这暧昧不清的三者相互碰撞,扭曲而产生的反应,是我想探究的。误读与错觉使我们相信永恒,唯有精神与痛苦长存于世。

                                                                ——
汪亚霏


参展经历:

2016
 油画作品《白》参展走进古村落,记得住乡愁作品展;
2017
 雕塑作品《女人胸像》入选天津美术学院雕塑系展览月优秀作品展;
2019
 作品《折磨》《扫描二维码获取当代艺术》《即将被打成一张纸的铁板》入选天津美术学院雕塑系展览月;
2019
 作品《即将被打成一张纸的铁板》《扫描二维码获取当代艺术》参与囫囵——天津青年艺术家联展。

所获奖项:

2016—2017 
速写作品《小村漫游》获得天津美院基础部下乡写生作品展三等奖;
2017—2018 
雪雕《森灵》获呼伦贝尔雪雕大赛二等奖;
2018—2019 
雕塑《泥塑女人体》获天津美术学院雕塑月优秀奖;
2019—2020 
作品《即将被打成一张纸的铁板》获天津美术学院雕塑系展览月优秀奖。


艺术家专访

Q
:请您先做一个简要的自我介绍。

A
:大家好,我是汪亚霏,来自天津美术学院,本科大五在读。


Q
:您对艺术家驻地项目有什么样的体验呢?

A
:我是首次参加这种驻地项目,能跟大家相识,沟通交流,一起做作品。我觉得很累但是很有意思,真的很少有这样的活动,能让这么多的艺术家聚集在一起,在同个大空间中做作品。


Q
:对钢铁材料有什么样的理解,又是如何理解钢铁与艺术之间的关系的呢?

A
:钢铁作为雕塑材料的时间并不长,它还有很多语言等待我们去挖掘,就像木头、泥土、石头等传统材料在当代艺术中寻找到了它们新的位置、新的语言、新的关系一样,钢铁同样可以。所以,对钢铁材料的理解,不能仅限于它表面属性带给我们的视觉冲击,我更倾向于在我们活动的体验过程中,发现钢铁自身使我感动的属性。
 
我在金属工作室的时候经常接触钢铁这种材料,但我仅把它看做一种媒介或一种手段,更多的是从我的思想出发,考虑它的自身属性较少。现在,我要寻求钢铁自然发生的属性。我们平时在生活中看到的都是凝结成块的、铸形过的钢铁。这是一种被人造后的、规则的实用品,它们形态上的属性大于钢铁本身的属性了。我更多观察的是它在熔炼、转化过程中,未被收集、凝练的废料,不只是钢渣,更是空气中的尘埃,我想把它这种自然的、细小微弱的、难以被人察觉的部分表现出来。当生产、加工钢铁时,会产生一些碎末,随风飘动,雾茫茫的,就像空气中散布的尘埃。我想抓住它这种无处不在,但又难以察觉,被人忽视的感觉。


Q
:您能详细讲解一下,您目前的创作思路和主题立意吗?

A
:我在大四的时候,选择了金属材料工作室。我在做作品的时候,发现自己很无力,仅仅用我的两只手控制不了金属材料,还特别容易被它弄伤。但在工厂里好像金属变成了弱小的那一方,熔炼、铸型、焊接、切割、无不在改变它表面的形态,我们虽然在改变它,但它其实没有改变,只是在一段时间中变换了它的形态,而它之中的无形的,那种我们只能感受到,无法触摸到的是永恒存在的,你做了,但是无法看到,它不存在,但是时时刻刻都有,它就那么在那儿了,不管你在不在意,不过它是最重要的。
 
另一个我感兴趣的点是,我在参观那巨大的料厂的时候,地上堆着的都是炼铁的原料、边角料、烧结球。像是给一片山脉修建了个屋子一样,它们把整个地面都占满了,而真正占满空间的也是它们,是它们扬起来的细小的灰尘,这些灰尘当然也是钢铁的组成成分,这时候我才明白,我是真正看不见它的,我看见的只有物质,我看不到空间,我看到的空间是物质存在的空间。
 
我选择了我手能控制的材料铁丝网,它占据空间,但没有那么霸道,也很难让人在意。我用它做了八个最大6米高1米宽,最小4米高0.6米宽的柱状,上面覆有铁丝网铸成钢渣的形,这个形是我和工人一锤一锤敲打出来的。我希望它大,它纯粹,它引人注目,但让人难以察觉,它有废料——钢渣的参与,但我不希望它存在。想做到以有形之物解无形之力。

其实本来想在内部填充细小的废料,让人现在看上去还是一个实体状态,没有那么虚,过段时间这种颗粒会被风吹走,只留下铁丝网组成的,但是由于环保问题,这个计划未能实现,只能呈现最后的结果。


Q:雕塑有很多不同的表达语言,比如具象写实、抽象概念等等,您更偏向于哪一种表达?

A
:不管具象抽象,我想做好看的东西,美的好看、丑的好看、奇怪的好看、恶心的好看都没关系,不过它要能够表达清楚我想要表达的点,这还是很重要的。


Q
:您是如何理解观念艺术的,观念和视觉哪个更重要呢?

A
:我认为观念是欲望,想表达是欲望,不想表达也是欲望,只是将这种欲望以艺术呈现而已。观念和视觉都重要,我只是把我的欲望转换为视觉语言。


Q
:您作为青年艺术家从院校出来,变成独立艺术家身份,您觉得会经历哪些转换?

A
:我认为艺术什么时候都适合做,富有富的做法,穷有穷的做法,在学校有在学校的做法,进入社会后,有在社会中的做法。我现在对于独立艺术家这个身份还没有体会,也许我以后能有所感悟。


Q
1515青年艺术家创作计划,对您有什么帮助和影响吗?

A
:说实在话,我当初都没有想过自己能入选,因为大家都非常的优秀。我是年龄最小的,跟这么多经验丰富的艺术工作者一起工作,是件很幸福的事情。做这么大型的金属雕塑在学校是很难实现的,同时这么大体量的作品也对我对于作品的控制能力发出了巨大挑战。

Attachment.png
Attachment.png
Attachment.png
Attachment.png

正在创作中的作品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